时间 : 2016-05-12 14:00:21 来源:求医网
年龄的增大,体质的下降,吃药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对经常吃药的老人来说,合理用药是每天要做的必修课。有调查显示,我...
年龄的增大,体质的下降,吃药已经成为不少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对经常吃药的老人来说,合理用药是每天要做的必修课。有调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25%左右同服4~6种药。老年人因为患病多、用药多,因用药不当带来的问题也比其他年龄的人要多。
用药过多不良反应增加
老年人患病多,开的药也多,重复用药导致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另外还有一些老人不仅用药多,而且会错用、乱用和滥用。老人用药过多除了身患多种慢性病的原因外,还有以下这些原因:由于在多名医师处诊治,一位医师难以停止另一医师开的药;同样一类药物因为商品名不同而重复开药用药;有的老人会自我治疗、自我购买使用非处方药;由于未按规定服药,因而达不到治疗浓度,最终导致用药过多;受药品广告影响而盲目用药。
老年人常用的药物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镇静安眠药地西泮易引起神经系统抑制,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可诱发或加重青光眼,用了硝苯地平可出现面部潮红、心慌和头痛,抗心律失常的药物胺碘酮可引发室性心动过速,抗过敏药氯苯那敏可致嗜睡、头晕、口干、尿潴留、青光眼等。
老人用药六项注意
一、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应控制在3~4种,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需长期应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在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前,尝试将已经应用的药物加至治疗剂量。联合用药要谨慎,在联合用药前,应先将每种药物加至治疗剂量。避免应用一种药物去治疗另一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能判断是哪种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停掉这种药是最好的治疗。尽可能减少用药种类,如尽量用一种药物去治疗两种或更多的疾病。要和其他医生沟通,避免重复开药,尽量减少用药品种。
二、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三、选择适当的剂量
初始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最合适的剂量。为了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中毒,可以采取减少每次给药剂量、延长每次给药间隔时间等办法。
四、药物治疗要适度
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转后应及时停药,不要长期用药。
五、注意药物对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响
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病,如同时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中枢神经疾患。在老年人中枢神经疾患的药物治疗中,有不少药物具有抗胆碱作用,如不加注意,可引起尿潴留和青光眼恶化。
六、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老年人理解力、记忆力差,视力不佳,听力减退,同时应用多种药物,特别是外形相似的药物,常常造成服错药,而且用药品种越多,依从性越差,因此医生和患者家人都应该格外关照他们。
温馨提示: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物虽然能缓解老人的病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疾患,这种情况下,老人应常常出去散步,慢跑等锻炼身体可增强体质,减少生病。
参考文献:《老年健康照护》《现代科学养生》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