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肾积水

肾积水的诊断检查要点

时间 : 2016-04-08 11:07:06 来源:求医网

[摘要]

肾积水是临床常见病,但是由于疾病的症状在早期比较模糊,很多患者对于如何诊断出肾积水不是很了解,肾积水的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

肾积水是临床常见病,但是由于疾病的症状在早期比较模糊,很多患者对于如何诊断出肾积水不是很了解,肾积水的诊断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膀胱镜检查、肾盂内压测量等方法,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关于肾积水的诊断检查方法。

1、病史

由于其临床表现与梗阻部位、时间、发生快慢、有无继发感染及原发病变的性质有关,为此在诊断时应注意:

①在早期或隐性慢性的梗阻可能无症状;

②病人的敏感程度与其症状的发现有密切关系。对于腹块、慢性腰背酸胀、难治性顽固性的尿路感染、不明原因的低热等患者均应考虑有上尿路梗阻存在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对于儿童间歇性腹块与多尿者更应重视。

2、体征

可从肾区叩痛、肿块、腹块等体征中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上尿路梗阻存在。

3、实验室检查

①尿液常规检查:早期轻度的肾积水患者尿常规可正常,当发展到肾盏扩大时可出现血尿与蛋白尿。大量的蛋白尿与管型在上尿路梗阻性疾病不常见。

②肾功能测定:单侧上尿路梗阻肾积水患者肾功能检查一般由于对侧的代偿而不出现异常,酚红试验与靛胭脂排泄性测定如表明有损害则说明双侧肾脏损害。当严重的双侧肾积水时,尿流经过肾小管缓慢,就有大量的尿素被再吸收,但是肌酐一般不吸收,这就导致尿素与肌酐之比超过正常的10∶1。当肾脏实质破坏严重影响肾功能时,血肌酐与内生肌酐清除率均将上升。

贫血:在双肾积水肾功能减退时出现。

4、X线检查

①尿路平片:显示一增大的肾影,如尿路出现钙化影提示肾输尿管有结石造成梗阻。

②静脉肾盂造影:除肾功能已严重损害一般均可提供较详尽的资料,从中可了解梗阻的部位及原因;肾盂、肾盏与输尿管扩张的程度;从肾积水肾皮质的厚度与其显影的密度大致可估计肾脏的功能。如作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并同时电视录相与电影可动态观察肾,输尿管的蠕动功能,以分辨其为机械性还是动力性梗阻。并可对两侧的蠕动功能加以比较。

③逆行肾盂造影:对肾功能不佳,静脉尿路造影显示不佳者可作逆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病因及梗阻程度,但必须警惕逆行插管造影时将细菌带入积水的肾脏引起脓肾,或是由于插管及造影剂的刺激使梗阻部位的粘膜水肿,加重了梗阻的程度从不完全变成完全。

④经皮穿刺肾输尿管造影:对于静脉造影显影不理想,逆行造影失败或不宜作逆行造影者,可经腰部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积水的肾脏顺行造影,以了解梗阻部位与程度,对梗阻近端输尿管与肾盂的情况,并可同对采集的尿液作细胞学检查及培养,也可留置导管作尿液引流。

⑤血管造影:凡怀疑梗阻与血管畸形病变有关的患者,按需要可作肾血管、腹主动脉、下腔静脉或肾静脉造影,以了解梗阻原因与血管的关系。从血管造影中还可了解肾脏的血供、肾皮质的厚度等资料。

⑥膀胱尿道造影:对双侧肾输尿管积水患者作此造影可了解是否有膀胱输尿管逆流及神经病原膀胱等病变。

5、膀胱镜检查

可直接观察双侧输尿管开口及插管分侧收集尿液进行肾功能化验、尿素的定量分析、酚磺酞或靛胭脂的比色试验,并可从尿量推测肾盂容量经插管作逆行造影。

6、肾盂内压测量

经皮肾穿刺插管(>F18)同时自尿道内插一F12~14导尿管留置于膀胱,保持开放以引流膀胱内液体,用生理盐水或造影剂以10m1/min的流速注入肾盂,直到液体充满上尿路和注入肾盂及膀胱流出的速度(均为10ml/min)相等时,经肾盂的Y型接管连接测压管记录肾盂内压(肾盂绝对压力)。同时由导尿管测出膀胱压力,将肾盂绝对压力扣除腹腔压力(膀胱压力)即为相对压力,正常为1.18~1.47kpa(12~15cm)H2O,>1.47kpa(15cmH2O)提示有轻度梗阻:>2.16kpa(22cmH2O)示有中度梗阻,>3.92kpa(40cmH2O)为严重梗阻。如在测压同时注入造影剂,还可同时拍片或录像以了解梗阻部位与原因。

温馨提示:有水肿、高血压、心力衰竭者,应进食少盐或无盐饮食。饮食要吃得清淡一些,忌食用酒及辛辣性食物,少食油腻及含动物蛋白多的荤腥食物(如肥肉、虾、蟹等)。

【参考文献:《肾脏病诊断与治疗》、《肾病》】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肾积水的诊断检查...”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肾积水疾病

1.尿常规 检查 在肾盏扩大后常出现红细胞和蛋白。 2.肾功能检查 包括尿素 氮,肌酐测定以及廓清试验等,双侧肾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时,血肌酐,尿素氮 升高。 3.影像学检查 (1)X线尿路平片 :可显示增大的肾影...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