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4-08 11:06:59 来源:求医网
紫癜性肾炎又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对人体危害极大,多发于皮肤紫癜后一个月内,常伴节段性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坏死、新月体型等血管炎表现。最常见于儿童,成人患者仅占5%,多在40岁以下。可能有上呼吸道感染或应用药物、接触异种蛋白等病史;必需有四肢远端、臀部及下腹部、呈对称性分布的出血性紫癜;约半数病例有游走性关
2、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在正常范围;早期嗜酸细胞增加。
3、免疫学检查:血清IgA可增高但无特异性;血清C3和CH50多数正常;活动期血循环免疫复合物多增高。
4、严重病例可有Ccr下降和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可有血清白蛋白降低和胆固醇增高。
5、肾穿刺可确定本病的病理类型诊断和与IgA肾病鉴别诊断。
紫癜性肾炎鉴别诊断
1.系统性红斑狼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是一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常可累及肾脏,以非侵蚀性关节炎、肾小球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血清ANA、抗dsDNA
及抗Sm抗体阳性为特征可与HSPN相鉴别。
2.系统性血管炎: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血管炎性疾病,其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常为阳性,临床常表现为急进性肾炎,病理表现为Ⅲ型(寡免疫复合物性)新月体肾炎。
3.原发性IgA肾病:少数HSPN患者早期仅有肾脏损害而无皮疹及肾外器官受累,类似原发性IgA肾病,但HSPN肾小球毛细血管节段袢坏死、新月体形成等血管炎表现更为突出。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类由自身抗体介导的血小板破坏增多性疾病,以血小板减少,皮肤、粘膜出血倾向,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巨核细胞代偿性增生及抗血小板抗体阳性为特点。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