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内障

中医怎么看待老年白内障

时间 : 2016-04-07 17:07:54 来源:求医网

[摘要]

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老年人因晶状体混浊而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为特点,是老年常见病之一。白内障初期视力逐渐减退,眼部...

老年性白内障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人,老年人因晶状体混浊而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为特点,是老年常见病之一。白内障初期视力逐渐减退,眼部无红肿,也无疼痛,看事物模糊,感觉眼前有固定黑形,呈条状或点状;或有近视的感觉;特别是在光线较暗处视模糊会加剧,多数以双眼为病,但轻重不一。有关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弄清,不少人认为是由于晶状体纤维硬化和脱水造成的。当人体在老化过程中,晶状体纤维逐渐硬化,核部收缩而赤道部皮质被悬韧带牵拉,从而使周边部晶状体纤维间出现裂隙,引起晶状体混浊。也可能由于老化引起房水渗透压增加,使晶状体脱水而混浊。

一般老年性白内障的病程分为四期:

初发期:晶状体周边皮质部变混浊,然后逐渐向中心发展。此时在小瞳孔下不易察觉,散瞳后,用电光斜照,即可见灰白色的车轮状混浊。视力略有减退,但眼底仍可窥见。

未成熟期:晶状体大部分混浊,但仍有透明区。瞳孔区出现灰白色。手电斜照时,可见虹膜阴影落在晶状体较深的混浊上,呈现出一新月形阴影。此时患者视力明显下降,眼底不能窥清。

成熟期:晶状体完全混浊。斜照无虹膜投影。肿胀消退,前房恢复正常,视力明显下降,只能辨别手动,或仅存光感。此期适宜于手术治疗。

过熟期:晶状体皮质溶解液化,呈乳白色。核下沉,里褐色。由于囊膜脆弱,有时会在剧烈振动下破裂,使核进入前房或玻璃体内。此时应及时手术,否则有可能永远失明。

中医对白内障的命名,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以瞳神气色的形态改变而名,有“有银内障”、“圆翳内障”、“浮翳”、“沉翳”、“黄心内障”等。中医认为“五十岁,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故常以补益肝肾法治疗。近年中医对白内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认为导致本病有肝肾亏损;也可有脾虚气弱,水谷不化,精血不足,神膏失养;还有肝肾阴虚,湿热内蕴,阴虚挟兼湿热上攻罹患。初期及水肿期,应用上述治疗,一般是可延缓白内障成熟,尤以皮质型白内障更有效,中医所承德黄心内障疗效不佳。成熟期中医可用改进的针拨内障术施行白内障套出。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中医 怎么 看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医怎么看待老年...”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内障疾病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 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