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尿毒症

生活中如何预防尿毒症?

时间 : 2016-04-07 14:25:32 来源:求医网

[摘要]

预防尿毒症是很多肾病患者朋友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头疼的事情。其实很多尿毒症本可以避免,但是患者在尿毒症引发的前期因为没有做好预防...

预防尿毒症是很多肾病患者朋友最为关心,也是最为头疼的事情。其实很多尿毒症本可以避免,但是患者在尿毒症引发的前期因为没有做好预防措施,在病发以后又没有科学的控制措施,特别在生活中没有形成预防尿毒症的意识,以下讲解了在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尿毒症。

第一,在思想上要重视。

加强肾脏护理,重视饮食健康与休息健康,对于预防尿毒症非常重要。

第二,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从而扼杀引起尿毒症的疾病诱因。

第三,对可以导致尿毒症的疾病进行有效控制

1)一般认为慢性肾衰其肾脏病变呈潜在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而且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呈进行性发展和加重。但如果对慢性肾衰进行早期治疗,可以控制延缓病情进展,降低尿毒症的发病率。

2)早期治疗肾炎等各种肾病对于预防尿毒症十分重要,那应该如何发现它呢?

肾脏受伤后所表现的症状,常常很难与肾脏病联想在一起,例如容易疲倦、肠胃不适、轻微的高血压、贫血、月经不顺等。一旦身体出现这些症状时,有些人会归咎于压力太大、生活太紧张等,而不放在心上;有些较注意保养身体的人也许会开始求诊,但通常不得其门而入,求助于其他和症状对应的专科,而使得肾脏功能的异常被忽略。

第四,定期验尿是及早发现肾病,是预防尿毒症的好办法。

第五,重视尿毒症的早期表现与症状,对于防治尿毒症尤为重要。

尿毒症一般比较隐蔽,发病后的症状很多都不是表现的和肾有关,或者有些症状不明显表现在神的方面。开始的时候有的人会有血压的增高问题。主要由病人感受到的症状是厌食恶心、呕吐,特别是不能进食油腻的食物,到后来几乎连饮水都会呕吐;浑身乏力,容易劳累疲倦,嗜睡;夜尿增多,尿频;有时候有上吐下泻的感觉,虽然最终嘴里也吐不出什么东西,也排泄不出什么东西;皮肤瘙痒,口舌发麻,一些肢体远端也会发麻;饮水量和饮水次数增多,下肢乃至全身浮肿;尿起泡沫等等。

第六、避免接触可以导致尿毒症的因素。

如含有过度可导致肾脏损害的化学制剂的环境应避免接触,这可能导致尿毒症。下面列出了几种可以导致尿毒症的因素:

1、含镉量高的食物。已经在一般家庭用品中发现一些化学元素与急性和慢性肾病有关联,只要仔细阅读产品的说明,多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是町以避免这些有害物质的。

镉这种稀有金属用于生产杀虫剂、橡皮轮胎以及塑料、涂料和其他产品。由于镉的工业用途很广,已经大范围地在一些食品和水中发现。限制摄人含镉量高的食物,如由动物肝和肾制成的食物、比目鱼、蚌类、扇贝、牡蚝以及在污泥中长成的蔬菜;确保用来喷涂和工艺用涂料、染料、瓷钠不含镉;不要使用古董的烹调用具,因为这些器具上涂有含镉制成的色素。

2、勿抽烟,烟对肾脏有害无益。

3、采用低蛋白饮食

对尿毒症患者应给予低蛋白饮食,正常成人每公斤体重需要蛋白量1—1.5克,尿毒症病人只能进食0.5克/公斤以下,以减少体内氮质代谢产物的生成和潴留。

4、选用蛋奶类食品

由于进食蛋白量少,因此应尽量选用营养价值较高的鸡蛋、牛奶等动物蛋白质食物,而少用豆制品等植物蛋白。

另外,一旦发现自己有尿毒症的早期症状,一定要积极治疗,尿毒症虽是致命的疾病,但也并不是无药可医。对无诱发因素的病例,肾功能不可逆转时,可考虑做透析治疗。透析疗法包括口服、腹膜、血液透析(人工肾)三种;口服透析治疗仅适用于轻的尿毒症患者。近年来,由于透析疗法的普遍应用,使晚期尿毒症病人有5年以卜存活并保持一定劳动力者不少。因此,透析疗法是治疗晚期尿毒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最后,尿毒症病人要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营养,不要从事力所不及的活动。以上这些都是在生活中预防和控制尿毒症的良方,预防肾病,多一些了解,多一份健康。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预防 尿毒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生活中如何预防尿...”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尿毒症疾病

尿毒症检查 一、血液检查 : ①尿素 氮,肌酐增高。 ②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g/L,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 ③动脉血液气体,酸碱测定;晚期常有PH值下降,AB,SB及BE均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