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检查和鉴别

时间 : 2016-04-07 11:12:28 来源:求医网

[摘要]

由于在椎动脉周围分布着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到刺激、压迫或曲折时,也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各种症状...

由于在椎动脉周围分布着大量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因此,当椎动脉受到刺激、压迫或曲折时,也必然波及此处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各种症状。在临床上以胃肠、呼吸及心血管症状为多。

一、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检查内容

1.X线改变

除可发现颈型颈椎病特征(椎节不稳及列线改变)外,尚可发现钩椎增生、椎间孔狭小(斜位片)及椎骨畸形等异常所见。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其他异常(胸骨后甲状腺瘤或其他肿瘤时,可将气管压向一侧,虽少见,但后果严重,作者曾发现2例),颅底与第1颈椎之间、第1与第2颈椎之间有无不稳(可从动力性侧位片上观察,颅底与寰椎不稳则表明椎动脉第三段受累),以及有无颅底凹陷症(椎动脉第三段可被累及)。以上诸点对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必须注意观察。

2.DSA技术

通过股动脉穿刺与插入导管,注入少量造影剂,以数字减影成像技术获得的清晰的椎动脉图像,不仅对诊断,且对手术部位的确定至关重要,应争取进行。

3.MRI成像技术

对判定脊髓状态以及两侧横突孔有无变异、是否对称、内径有无差异等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无损伤的椎动脉MR成像技术(MRA),对椎动脉的判定既安全又具有诊断价值。MRA技术的清晰度较DSA技术为,但从临床角度来看,90%以上的患者愿意接受MRA检查,而不愿意行DSA检查。

4.其他

包括传统的椎动脉造影、CT检查等均可酌情选用。

二、椎动脉型颈椎病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1.内耳疾患

(1)概述:所谓内耳疾患,主要指梅尼埃病,是由于内耳淋巴回流受阻引起局部水肿所致。本病在临床上具有以下三大特点:发作性眩晕,波动性、进行性和感音性听力减退,耳鸣。

(2)鉴别要点:由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亦可出现与上述相似的症状,因此,需要将二者加以区别。事实上,如对内耳前庭功能认真地进行专科检查,不难除外。因此,凡诊断为椎动脉型颈椎病者,应常规请耳科医师进行会诊,以除外耳源性眩晕。此外,MRA、DSA等检查均有助于两者的鉴别。

2.眼源性眩晕

(1)概述:本病大多因眼肌麻痹及屈光不正(尤其是散光)所致,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尤其高,应注意加以鉴别。

(2)鉴别要点:本病与颈性眩晕的鉴别主要依据:

闭目难立征阴性。

②眼源性眼球震颤试验多呈异常反应。

③眼科检查有屈光不正,其中以散光为多见。

④闭目转颈试验阴性。

3.颅内肿瘤

本病因肿瘤组织对前庭神经或其中枢连接直接压迫,在临床上除有眩晕症状外,多伴有颅内压增高等其他症状。临床上如能注意检查,一般不难以与颈源性眩晕相鉴别。对个别鉴别困难者可行MRI或CT检查。

4.动脉硬化

主要是由于在全身血管硬化的同时(多伴有高血压病)椎动脉本身亦出现硬化之故,其病理改变除管壁增厚、硬化及弹性减弱或消失外,可出现结节样变。因其所产生的症状可与颈源性椎动脉供血不全者相似,因此多需依据MRA、DSA或椎动脉造影确诊。当然,长期的高血压病史可作为参考依据之一。

5.胸骨柄后方肿块

胸骨柄后方肿块以肿瘤及胸骨后甲状腺肿为多见,可直接压迫椎动脉第一段而引起椎动脉供血不全症状。诊断除可依据有无颈椎骨质异常改变、颈源性眩晕及其他颈椎病症状外,确诊仍需依据DSA、MRA或椎动脉造影检查。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颈椎病疾病

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 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 2.椎间孔挤压试验 (压顶试验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