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黄疸肝炎中西医治疗法

时间 : 2016-04-06 15:41:56 来源:求医网

[摘要]

生活中有许多肝炎患者,肝炎也分很多种,黄疸肝炎就是肝炎的其中一种。专家提醒患了黄疸肝炎要积极治疗,那么,治疗黄疸肝炎有哪些方法...

生活中有许多肝炎患者,肝炎也分很多种,黄疸肝炎就是肝炎的其中一种。专家提醒患了黄疸肝炎要积极治疗,那么,治疗黄疸肝炎有哪些方法呢?下面就和专家一起看看吧。

药物预防。肝炎流行期间,除注意饮食卫生,病人隔离外,对未染病、发病者,可预防性服药,有利于预防肝细胞性黄疸发生。如用茵陈蒿30克、生甘草10克;或用

决明子15克、贯众15克、生甘草10克;或用茵陈蒿30克、凤尾草30克,任选一方,水煎服,连服3~7日有效。另外,预防服药还可根据每个人的不同体质,分别选用健脾、温阳、滋阴、疏肝等中药配方服用,以增强体质,预防黄疸。

1.原发病治疗。黄疸是由各种疾病引起的,根本的治疗方法是治疗引起黄疸的原发疾病,如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胰腺炎等,具体方法可参照有关疾病的治疗。

2.对症治疗。溶血性贫血可常规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根据病情轻重可选用地塞米松、强的松等药;肝内阻塞性黄疸者,可用消胆胺,每次4克,每日3次;肝外阻塞性黄疸者,可选用维生素K及抗组织胺类药;肝细胞性黄疸者,可用1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B、C,或加入适量胰岛素及氯化钾;有感染者,积极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中医辨证论治。阳黄属热重于湿者,表现为身目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胀、尿赤便秘,可选用茵陈蒿汤加减(茵陈30克、栀子10克、生大黄10克、车前草15克、泽泻10克)以清热利湿;属湿重于热者,表现为身目黄色不光亮、身热不扬、脘痞腹胀、便溏尿黄,可选用茵陈四苓散加减(茵陈30克、白术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白蔻仁6克、藿香10克)以利湿清热,化浊退黄;阴黄属寒湿阻遏者,表现为黄色晦暗、脘闷腹胀、形寒肢冷、便溏,可选用菌陈术附汤加减(菌陈30克、白术10克、制附片10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以温阳健脾,化湿退黄;属肝郁血瘀者,表现为身目发黄而晦暗、面色黧黑、胁下癥块刺痛,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当归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生地12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鳖甲15克、大黄10克)以活血化瘀,疏肝退黄。

单方验方。据证可选用以下退黄验方。

(1)虎茵汤:虎杖、茵陈、红枣各30克,煎成100毫升,加糖适量,分两次服,连续服至黄疸消退,治疗阳黄有效。

(2)肝炎糖浆2号:车前草30克、败酱草30克、龙胆草6克、大青叶15克、青蒿10克,水煎服,治疗急性肝炎阳黄有效。

(3)茵陈30克、玉米须30克,水煎服,治阳黄。

(4)青黛3克、明矾18克,共为细面,每服1.5克,每日3次,治肝郁血瘀之黄疸。

(5)茵陈10克、白石英6克、生栀子6克、黄柏3克、金钱草15克、川郁金3克,水煎服,每日1剂,治阳黄。

(6)黄疸重症有腹胀尿闭者,可选用麝香1克、田螺、葱适量,捣烂外敷神阙穴(肚脐眼);或用食盐2斤,炒热外熨腹部亦可。

5.针刺退黄。据报道,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属轻、中型患者,可以单独使用针刺治疗,不必配合应用中西药物,按辨证取合谷、太冲、阳陵泉、内庭、足三里、章门等穴,用泻法,每日针刺1次,一般均在5~7天内退黄,临床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

【参考文献:《肝病防治与养生》《肝病用药宜忌与日常调养》】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黄疸肝炎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黄疸肝炎中西医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