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关节炎

6款中药食疗方治疗类风湿病

时间 : 2016-04-06 13:53:38 来源:求医网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性治疗、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最为重要。常见的治疗药物有非甾体抗炎药、抗风湿药、糖皮质激素、植物药制剂等,患者不能随意用药,不能过多使用激素类药物,要多使用病程改善类药物。外科手术治疗包括关节置换和滑膜切除手术,前者用于较晚期有畸形并失去功能的关节,后者可

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很多,但是很多方法都不能逆转它的自然病理演变。只有通过积极治疗,缓解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抑制或延缓病情发展。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而言,食疗作为治疗的辅助疗法,占有重要地位。

1、黄芪加减汤

组成:生黄芪30~50克,威灵仙20~25克,制附子20克,桂枝、白芍、秦艽、鸡血藤各10克,麻黄、防风、知母、川黄柏、生甘草各8~10克。

用法: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15剂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1)若气血两虚者,黄芪加量至60~80克,当归、何首乌各20克;

(2)若兼发热者,加生石膏40~50克,薏苡仁25~30克;

(3)若关节红肿较甚者,加萆薢20~30克,防己、泽泻各12~15克;

(4)若上肢重者,加姜黄、桑枝各10~15克;

(5)若下肢重者,加牛膝、蚕砂、木瓜各10~12克。

2、乳香制没汤

组成:乳香、制没药各12克,制川乌15克,地龙、土鳖虫各20克,桃仁、蜈蚣各10克,青风藤、薏苡仁、生地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3个月为1个疗程。

功效:化淤通络,利湿除痹。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加减:(1)湿热阻络型,加防己、苍术各10克,萆薢、连翘各20克,金银藤30克;

(2)寒热错杂型,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知母12克,生黄芪30克,附片20片;

(3)肝肾亏损型,加川续断、桑寄生、狗脊、附片各15克,骨碎补10克,白芍12克。

3、蚂蚁丸

组成:蚂蚁30g,何首乌30g,熟地黄30g,人参30g,五味子30g。

用法:上药碾碎过筛,以水调和为丸,每丸2.5g,每3日服1丸,10丸为1疗程,共2个疗程。

功效:主治慢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补肾健脾,壮筋骨,益气血功效。

4、活经活络汤

组成:桂枝、白芍、知母、熟片、红花、皂角刺、狗脊、防风各10克,生地、地龙、骨碎补各20克,生黄芪、桑寄生各1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活经活络。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证见肌肉关节疼痛肿胀,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或触之不热,或自觉发热,全身低热或热象不显,舌红、苔黄白或黄白相间或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5、乌头通痹汤

组成:制乌头(先煎)9g,黄芪15g,桂枝6g,芍药12g,穿山龙15g,地龙15g,青风藤15g,钻地风15g,僵蚕15g,乌梢蛇15g,蜂房9g,甘草6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各期。具有温经散寒,驱风除湿,通络扶正功效。

6、牛蒡二羌汤

组成:牛蒡子90g,新豆豉(炒)、羌独活各30g,

用法:上药为末,每服6g,白汤下。

功效:历节肿痛,风热攻手指,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则大便秘。

温馨提示: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可能是比较乐于接受药物治疗,但是药物治疗主要是以口服药为主的。抗炎、止痛类药应在疼痛重时服用,不应长期服药。理疗能够改善关节血运、缓解疼痛。其中离子透入法疗效的确较好。手术一般情况下不需手术治疗。但如骨刺明显、关节有游离体、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畸形、疼痛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食疗偏方只是辅助治疗,不能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类风湿关节炎防治指导》《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刺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6款中药食疗方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关节炎疾病

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血沉大多正常、C反应蛋白不高、RF(类风湿因子)和自身抗体阴性。关节液黄色或草黄色、黏度正常、凝固试验正常、白细胞数低于2×106/L、葡萄糖含量很少低于血糖水平之半。 典型X线表现...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