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病毒性肝炎的饮食保健

时间 : 2016-04-06 13:14:02 来源:求医网

[摘要]

病毒性肝炎简称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并且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临床表现有短期的轻度或中度发热,伴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肝区隐痛、黄疸或不出现黄疸,起病后多有肝肿大、压痛,伴有不同程度肝功能损害。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安全。肝炎病人的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合理的饮食

(1)忌食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

肝炎患者因肝功能不佳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消化,以致在肝脏内沉积,容易形成脂肪肝。故肝炎患者忌食肥肉、动物脂肪、蛋黄、动物内脏等;另外这些食物可损伤脾胃,导致湿邪加重,使病情缠绵难愈。

(2)忌食辛热刺激食物:

辛辣食物如辣椒、辣酱、洋葱、椒粉、咖喱粉能助火,破坏肝细胞,加重炎症。酒及刺激性饮料(咖啡、可可、浓茶)有兴奋性作用,而肝炎病人肝功能低下,解毒作用减弱,故应忌之。

(3)忌食油煎、炒、炸食物:

由于脂肪燃烧产生丙烯醛,此为一种具有刺鼻臭味的气体,它能经血循环至肝脏,刺激肝实质细胞;它能反射性引起胆道道痉挛,并刺激胆道,减少胆汁分泌,不利于肝脏代谢活动进行,故应忌食。

(4)忌食粗纤维食物:

如卷心菜、大白菜、韭菜等,这类食物能促进胆囊收缩素产生,引起胆囊强烈收缩,使胆道口括约肌不能松弛,而影响胆汁流出,妨碍肝脏正常代谢及消化系统的功能,故应忌食。

(5)禁忌饮白酒、啤酒:

酒的主要成份是酒精,酒精的解毒主要在肝脏,约95%以上的酒精在肝内被氧化分解,肝炎患者肝功能不健全,解毒能力降低,酒精可促进肝内脂肪的生成和蓄积,发生脂肪肝,还可使已受破坏的肝细胞再度受到破坏,逐渐失去解毒能力,饮酒日久将会发生酒精蓄积中毒,加重病情甚至引起肝硬化,肝脏病人大量饮酒还有猝死的危险。

(6)不宜多食白糖、饴糖:

肝炎病毒既损害肝脏,也损害胰腺内的胰岛,吃糖过多,受损害的胰岛负担过重,则易诱发糖尿病。食用过多的糖还会在肝内合成中性脂肪,导致脂肪肝,加重肝脏功能的破坏。故肝炎病人吃糖应有限制。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病毒性肝炎的饮食...”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