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心肌炎

小儿心肌病的预防很重要

时间 : 2016-04-06 16:08:40 来源:求医网

[摘要]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心肌炎预防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 春天要心肌炎...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心肌炎预防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春天要心肌炎预防: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对于任何疾病来说,心肌炎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别以为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会有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儿童的心肌疾病。

所谓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大量病毒感染人体后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

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流行性感冒、麻痘、风疹、水疹、天花、柯萨奇病毒等多种,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时,病毒可继续侵犯心肌细胞,严重危害孩子健康。受到病毒感染后,早期会出现一系列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1~3周内会出现心肌炎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当大量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心脏的搏动会出现改变,生命将面临危险,在急性期,患儿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渡过急性期后在数周或数月,会形成心肌疤痕,成为后遗症,如果炎症持续,会转变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数年后死于上述复发症。

因此,积极预防、提早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成为关键,少数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得了感冒、腹泻后,尤其是体质弱的儿童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如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辅酶A等,如果已患病毒性心肌发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1.充分休息,以后逐渐恢复活动直至痊愈;2.抗病毒治疗;3.抗自由基,促进心肌能量代谢;4.如有心衰并发症,按心力衰竭处理,但洋地黄类应用应特别慎重。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心肌炎预防能力,避免劳累以预防病毒、细菌感染。发病后注意休息,进营养丰富之饮食,以利心脏恢复。春天要心肌炎预防: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因链球菌感染引起的风湿热逐渐减少,风湿性心肌炎发病明显减少,而病毒性心肌炎发病却日益增多。病毒性心肌炎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其中以柯萨基病毒B最常见,水痘、EB病毒也可引起。据研究,约有5%病毒感染者感染后可累及心脏心脏发生心肌炎。可为病毒感染后的直接侵袭心肌,也可为病毒感染后的自身免疫反应所致。前者以儿童多见,后者以青少年多见。而春季又是病毒性心肌炎的高发季节,应引起人们的警惕。病初与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症状,7-10天后出现胸闷、心悸、极度乏力、易出汗等症状。此时,如做心电图,可能发现有早搏等心率失常和心肌损害表现。作血沉、心肌酶测定可能升高。2-4周后查柯萨基病毒抗体、抗心肌抗体可为阳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变轻重不一,所以症状也千差万别。轻度、局限性病变者可毫无症状,心电图无异常表现,血沉、心肌酶也无升高。有些人是因为意外事故尸体解剖时才发现曾有心肌炎病变。重者则有明显症状,出现心脏弥漫性扩大,心力衰竭,以致有显著气急,不能平卧;有的严重心率失常,以致发生反复晕厥,甚至猝死。研究表明,病毒感染后仍持续紧张、过度劳累、从事重体力劳动与剧烈运动,易发生病毒性心肌炎。此外,营养不良也是诱因。发生病毒性心肌炎后,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否则可使病情加重,引起严重并发症。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治疗,当大量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心脏的搏动会出现改变,生命将面临危险,在急性期,患儿可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渡过急性期后在数周或数月,会形成心肌疤痕,成为后遗症,如果炎症持续,会转变为慢性心肌炎,逐渐出现进行性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心律失常,经数年后死于上述复发症。

能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毒有流行性感冒、麻痘、风疹、水疹、天花、柯萨奇病毒等多种,所以当您的孩子出现感冒、腹泻等症状时,病毒可继续侵犯心肌细胞,严重危害孩子健康。受到病毒感染后,早期会出现一系列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1~3周内会出现心肌炎的症状:如胸闷,心悸、头晕、全身无力、恶心呕吐等。

患病毒性心肌炎后,一般应休息3个月。以后如无症状,可逐步恢复工作与正常学习,但仍应注意不要劳累,1年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与运动。此外,要注意合理饮食,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证营养平衡。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与休息,避免感冒,否则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转变为慢性心肌炎、心肌病、危害终身。对于任何疾病来说,心肌炎预防重于治疗。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应当首先预防感冒、肠道病毒性感染,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住室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在感冒发生季节,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注意防止各种病毒感染。一旦发现病毒感染后要注意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别以为只有50岁以上的人才会有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就是一种多发于青少年、儿童的心肌疾病。

所谓病毒性心肌炎就是大量病毒感染人体后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心肌细胞变性、或坏死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

因此,积极预防、提早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成为关键,少数病毒感染如麻疹、脊髓炎病毒等可以通过预防接种而达到预防的目的。得了感冒、腹泻后,尤其是体质弱的儿童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应用心肌细胞保护剂,如维生素C、1,6──二磷酸果糖、辅酶A等,如果已患病毒性心肌发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1.充分休息,以后逐渐恢复活动直至痊愈;2.抗病毒治疗;3.抗自由基,促进心肌能量代谢;4.如有心衰并发症,按心力衰竭处理,但洋地黄类应用应特别慎重。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心肌炎 预防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心肌病的预防...”相似的文章

更多>>

心肌炎疾病

一、心电图:心电图异常的阳性率高,且为诊断的重要依据,起病后心电图由正常可突然变为异常,随感染的消退而消失,主要表现有ST段下移,T波低平或倒置。 二、X线检查:由于病变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不同,放射线...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