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肝炎

不同类型肝炎的发病原因

时间 : 2016-04-06 15:48:37 来源:求医网

[摘要]

因为有些肝炎在发生时并明显症状,常常导致患者到确诊之时已经处于重症状态,不知不觉中自己加大的治疗的难度。当然,肝炎也是会有以一...

因为有些肝炎在发生时并明显症状,常常导致患者到确诊之时已经处于重症状态,不知不觉中自己加大的治疗的难度。当然,肝炎也是会有以一些比如疼痛等明显症状的,所以在就提醒了大家在平时了解肝炎知识的重要性。对肝炎还比较陌生的朋友来说,首先我们了解的是引发肝炎的病因。

什么是肝炎?

肝炎是指发生在肝脏的炎症反应。通常人们所说的“肝炎”,指的是内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己则及庚型肝炎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肝炎。许多病原微生物如病毒、细菌、真菌、立克次体、螺旋体及某些原虫和寄生虫的感染都可能引起肝脏发炎;各种毒物(如砒霜)、毒索(细菌的内、外毒素)和某些药物(如异烟阱、D3I哄美辛、氯丙畴、氟烷等)的中毒都可引起中毒件肝炎。由药物中毒引起的肝炎称为药物性肝炎;由细菌引起的肝炎称为细菌性肝炎;由病毒引起的肝炎,就称为病毒性肝炎。

瘀胆型肝炎的发病原因?

瘀胆型肝炎西医病因:病毒性肝炎发生肝内胆汁淤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肝内胆管损伤:感染肝炎病毒、发生肝内炎症,特别是汇管区的严重炎症使肝内毛细胆管、小胆管、胆小管连接部位、赫氏管、叶间胆小管等受压;或胆汁在这些胆管中积留日久而形成胆栓,均可影响胆汁排泄;如果高胆红素血症(TBil>171μmo1/L)持续时间过长,肝细胞有大量Bi1,特别是非结合性Bil(DBil)沉积,可抑制Bil结合所需之葡萄糖醛酸转换酶和微粒体催化酶等酶的活性,而导致Bil结合障碍,Bil结合与排泄障碍均可发生胆汁淤积。

此外,在急性或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淤胆型的病人常有胆汁淤积因子(cholestaticfactor,CF)产生,内毒素血症、胆管黏膜分泌的血栓素B2(TXB2)大量增长以及用激素治疗,肝脏微循环障碍,超微结构的破坏均可使胆汁淤积的黄疸进一步加重,所以胆汁淤积的病因非常复杂。

瘀胆型肝炎中医病因:如果系急性肝炎淤胆型,病程短者,其病因病机多为湿热:若其病程超过1个月,或在慢性肝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淤胆,其病因为瘀热互结发黄。

1、血瘀原因:①久病致瘀:张景岳说:“诸黄虽多湿热,经脉久病,不无瘀血阻滞也”。②因湿致瘀:久病伤脾,水湿内生,。或湿邪残留未尽,阻于经脉,血脉不通。③因热致瘀:热邪内遏,素体阴虚,久病血瘀,暗伤营血,灼热耗津或气郁化火。④气虚致瘀:久病伤脾或长期服用苦寒之品伤气,致使气机失运,血行不畅。所谓气为血帅,若气虚则血失所帅,必然致瘀。⑤阳虚致瘀:感受寒湿之邪或久服激素,则导致阳虚。阳虚生寒,血见寒则凝。>>>相关阅读:乙肝肝炎的复发需积极治疗

2、血热原因:①肝郁:各型肝炎病初为湿热,其病位在肝胆脾胃,但病久必导致肝郁。②久服温药:有的病人形似阴黄而用肉桂、附子等温药;有的长期服用激素(助阳),均可导致里热炽盛;也有久服苦寒之品,苦能化燥伤阴,而致热盛。

小三阳就是肝炎吗?

有人错误地认为,“大三阳”就是肝炎病情严重,“小三阳”则肝炎较轻。目前认为人体感染病毒个一定肝炎,乙肝病毒本身并个引起明显的肝细胞损伤。是否引起乙型肝炎主要取决于人体劝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免疫反应正常的人,能够消火病毒而极少损害肝细胞,免疫反应亢进的人,虽能消灭病毒,但对肝细胞破坏较大,导致较重的肝炎;免疫反应低的人,对肝细胞损害也较轻,可发展为慢性肝炎;免疫反应更低的人,肝内可以没食病变,但病毒长期存在于体内,成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这种免疫力是指对乙肝病毒而言的。“大三阳”、“小三阳”可以是慢性肝炎、或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所以不要一看到“三阳”,便惊恐不安,滥用药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肝炎 肝炎原因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不同类型肝炎的发...”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肝炎疾病

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 急性肝炎初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略高,一般不超过10×109/L,黄疸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偶可见异型淋巴细胞。重型肝炎时白细胞可升高,红细胞下降,血红...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