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便血

中医治疗便血的特色小药方

时间 : 2016-04-05 15:21:52 来源:求医网

[摘要]

在人们的印象中,便血就是痔疮主要症状,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危害。甚至还会有人认为便血只是上火所致。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便血...

在人们的印象中,便血就是痔疮主要症状,并不会产生什么严重的危害。甚至还会有人认为便血只是上火所致。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便血是多种肛肠疾病发病表现,其中还包括如肠腺瘤、直肠癌等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必将导致不可收拾的后果。

中医的“肠风”、“脏毒”、“结阴”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痔【译】:俗称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说法。)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阴络。

脾气虚弱证见下血质稀色淡,淋沥不断,或便血紫黯,伴见面色不华、神疲懒言、眩晕耳鸣、腹痛隐隐、喜热畏寒,苔薄白质淡或有齿痕。属脾虚气弱,统摄失职,宜温中健脾法。方选黄土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等,忌用苦寒伤中之品,防冰上加霜。药如太子参、白术、陈皮、黄芪、云苓、灶心土、当归、甘草、山药、生苡仁等。

湿热下注大便下血如溅,如质清色鲜、手足心热、咽干口燥者,属热迫大肠,伤及血络,宜凉血止血法。用槐花散、地榆散、知柏地黄汤等加减。药用生地榆、丹皮、生地、槐花、天冬、麦冬、玄参、北沙参、竹叶、金银花、山萸肉、生白芍、仙鹤草等;若血下污浊、质稠量多、大便不畅、小便热涩,多为大肠湿热。用清热利湿解毒法,常选地榆散加苍术、黄柏,兼用脏连丸,或用泽泻汤加蒲公英、贯众、土茯苓、连翘、大黄等。如便血日久,湿热未清,营阴已亏者,治当虚实兼顾,和营清热。

中医治疗便血的小偏方

大小便血,淋沥疼痛。用茧、蚕蜕纸,并烧存性,用晚蚕沙、白僵蚕,并炒,等分为末,加麝香少许。每服二钱,用米汤送下。一天服三次。

用雄黄不拘多少,放入枣内,用线捆好,煎汤。另用铅一两,熔化后,倒入汤中同煮。自早至晚,不断添开水。煮毕以后,取出研细,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服。用原有的铅汤送下。三服血止。

用鸡冠花、椿根皮,等分为末,再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黄芪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热痢便血。用粟壳一两、陈皮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三钱,乌梅汤送下。

男子便血便方。用黑豆一升,炒焦,研为末,热酒淋过,去豆饮酒,极效。

酒痔便血。用青蒿叶或青蒿茎,研为末。便前用冷水,便后用水酒调服。

用黑豆在皂角汤中微浸,炒熟去皮,研为末以后,加炼猪油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陈米汤送下。

温馨提示:便血是内痔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所以,一般人总是把便血当作是痔疮发作。由于这种误解,许多人一有便血往往自己用点治疗痔疮的药物,便血症状多半能有所好转。而对于中老年人来说,便血也可能是直肠癌发病前的危险信号,需要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中医外科学中医肛肠科学》《中医肛肠科学》】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便血 治疗便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医治疗便血的特...”相似的文章

更多>>

便血疾病

1.便血后的早期,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可无明显变化,但当补充等渗液体,扩充血容量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的测定有助于失血量的判断,血尿素 氮升高的程度也有利于出血量多少的判断(称肠源性尿素氮...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