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牙周炎

牙周炎的病因会有哪些

时间 : 2016-04-01 09:50:31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牙周炎属于相当多发的牙齿方面的疾病了,这种疾病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牙齿健康,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痛苦,所以说我们要将牙周炎的发病原因认识清楚才行,到底会有哪些因素诱发牙周炎的出现呢,往下看为大家介绍一下吧。牙周炎的病因: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

牙周炎属于相当多发的牙齿方面的疾病了,这种疾病的出现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牙齿健康,会给他们带来很多的痛苦,所以说我们要将牙周炎的发病原因认识清楚才行,到底会有哪些因素诱发牙周炎的出现呢,往下看为大家介绍一下吧。

牙周炎的病因:

1.菌斑是指粘附于牙齿表面的微生物群,不能用漱口、水冲洗等去除。现已公认,菌斑是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是引起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

2.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牙石又根据其沉积部位和性质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两种。龈上牙石位于龈缘以上的牙面上,肉眼可直接看到。在牙颈部沉积较多,特别在大涎腺导管开口相对处如上颌磨牙的颊侧和下颌前牙的舌侧沉积更多。龈下牙石位于龈缘以下、龈袋或牙周袋内的根面上,肉眼不能直视,必须用探针探查,方能知其沉积部位和沉积量。

龈下牙石在任何牙上都可形成,但以邻面和舌面较多。龈上牙石中无机盐的主要来源是唾液中的钙、磷等矿物盐。龈下牙石主要是龈沟液和渗出物提供矿物盐。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3.创伤性咬合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称为创伤性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其他包括食物嵌塞、不良修复物、口呼吸等因素也促使牙周组织的炎症过程。

牙周炎的护理:

1、饮食护齿。蛋、水果、蔬菜、排骨汤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经常食用有益坚齿。人体摄取蛋白质不足,易患龋齿病。此外,饮食时要注意保护牙齿,如忌过多食用酸辣食物,以防牙釉受侵蚀而破坏。茶水漱口。在饭后可以使用适量的茶水进行漱口,让茶水能够冲刷到牙齿还有舌头两边。这样可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能力。

2、按摩牙龈。用拇指和食指顺着一定的方向按摩牙龈,每次10分钟,可促进牙龈、牙槽和牙髓的血液循环,防止牙床过早萎缩。咀嚼粗糙、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会对牙龈组织产生适当的刺激,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口外按摩。漱口后,用右手食指放在牙龈相应的面部皮肤上,按一定的顺序轻轻上下按摩,也可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有利于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口内按摩。洗净右手,把食指放在牙龈黏膜上,来回移动按摩,或做小圆形的旋转按摩,再向牙冠方向施加力量,并向咬颌面滑动。反复动作数次,按摩后漱口。正确刷牙就是最好的牙龈按摩方法。刷牙时有目的地将牙刷毛向上或向下倾斜45度,压在牙龈上,反复按摩。或者将牙刷放在牙根部,反复上下短距离地颤动,对牙龈边缘和龈乳头有按摩和清洁局部的作用。

3、用力咬合。每次排尿时,满口牙齿用力咬合,每溺必做而不间断。这样可促进口腔粘膜的新代谢及牙龈的血液循环,锻炼咀嚼肌,增强牙齿的功能。叩齿咽津。每天早晨醒来和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还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看到了上面的这些知识之后,朋友们了解到了牙周炎疾病的主要病因有哪些了,牙周炎在出现之后会给我们的牙齿带来十分严重的伤害,而且导致牙齿有出血的情况发生,希望朋友们多多去了解此病的发病原因,而且要注意进行此病的预防才可以。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病因 牙周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牙周炎的病因会有...”相似的文章

更多>>

牙周炎疾病

自我检查 1.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如果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3.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