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4-01 09:14:52 来源:寻医问药
本文主要讲述了古代的同性恋的情况,是广大民众对同性恋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明白同性恋古已有之。
同性恋是让正常性取向的人很难理解的一种行为,然而,同性恋并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自古以来,同性恋新闻不绝于耳。
男性同性恋也是"上流社会所共有的一种风尚"。例如,魏晋间有七位着名的文人,号称"竹林七贤",彼此很相好。据着名的中国古代性生活的研究专家VanGulid博士的论证,至少其中的嵇康(公元223~262年)与阮籍(公元210~263年)是有同性恋行为的。
自唐至宋元,有关同性恋的记载较少。明清两代,关于男性同性恋的记载又多起来。在明清之际,有一位匿名作者写了一本书《断袖篇》,专门记载了约五十个中国历史上着名的同性恋事例。
这是中国古代文献中惟一专门记载同性恋的专书(VanGulik1961:63,92,378)。ChouEric用英文写的《龙凤》一书中,有二节专门讲清朝同性恋的盛行,一节题为"满族人嗜好同性恋",写到咸丰皇帝、同治皇帝以及一些达官显贵的同性恋;另一节题为"兔子"作了宰相,描写到乾隆皇帝所宠爱的同性恋对象和(1750~1799年)做宰相的经过。"兔子"是对男性同性恋对象的俗称之一(Chou1971:90-93)。
值得特别提出来的是,清朝乾隆、嘉庆年代,盛长"相公业"。相公的本义是上层社会中的年轻男子,但在清朝也用它来称扮演女人的男演员,后来则成为男伶而同时是同性恋对象的一种称呼。"相公业"一词中的相公,指的就是供男性同性恋者作为性爱对象的男人。
后来有人觉得这样使用"相公"一词不妥,便改称"相姑"或"像姑"。在北平"相公业"一度很盛,他们营业的地方称"相公堂子孝武帝与韩嫣等同性关系,然后加以总结说:男性并不只是和女性进行性交便够了,和男性性交同样是人情的相沿。原文如下:娈臣断袖于帝室……弥子瑕分桃于主前,汉高祖幸于籍孺,孝武帝宠于韩嫣,故惠帝待臣,冠,戴貂蝉、傅脂粉于灵幄、曳罗带于花筵,岂女体之足厌,是人'情'之相沿。
同性恋在古代被称为断袖之癖,帝王将相中不乏同性恋者,甚至被传为美谈,同性恋虽不会伤害他人,但却一直难以让大众理解和接受。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