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4-01 09:09:22 来源:寻医问药
结合自己的病情,做到“控高防低求稳”,即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力求血糖长期稳定(空腹血糖在5.0~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0~8.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 5.0%~6.0%。
如何做好血糖检测工作?糖尿病控制血糖是很重要的,患者要了解血糖的检测方法有利于病情的控制,糖尿病是一组以持续性高血糖为基本生化特征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疾病,目前还不能根治。病友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自我管理。
如何做好血糖检测工作?
1、监测血糖要“点、线、面”结合。“点”即空腹血糖或餐后血糖;“线”即每天监测7~8次血糖(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前后血糖、睡前血糖和凌晨血糖);“面”即糖化血红蛋白(反映2~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化血清蛋白(反映近两周的血糖水平)。结合自己的病情,做到“控高防低求稳”,即控制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力求血糖长期稳定(空腹血糖在5.0~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7.0~8.0mmol/L之间,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5.0%~6.0%。
2、初战必胜,持久达标。在1998年5月第一次查糖化血红蛋白为5.7%,近十年来仅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为6.9%,其余时间监测糖化血红蛋白都小于6.0%.去年测了两次糖化血清蛋白和三次糖化血红蛋白,都在理想水平,分别为5.0%、5.1%、5.3%。
3、综合治疗,全面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糖达标的“金标准”,不是糖尿病治疗达标的“金标准”。“糖尿病的治疗应以健康长寿为奋斗目标,为此要重视以下五项指标:①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②血脂;③血压;④体重;⑤症状。最新研究证明,只重视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是不够的,要使五项指标都达到理想水平,病人必须学会并用好治疗糖尿病的综合措施。
提示: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复杂,个体差异很大。如果在短期内体重持续下降,就高度警惕。在做好自我监测的同时,定期到医院复查,并做相关检查。不满足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尿微量白蛋白等都达标,重在预防原发病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