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4-01 09:09:00 来源:寻医问药
糖尿病患者们在生活中都有许多禁忌,为此糖尿病患者对生活提高警惕,过着想笼子般的生活。相信这是非常痛苦的,为了让糖尿病患者们能有更好的生活,了解自己平日的起居饮食,可要多多了解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哦,这样才可以让你的生活更美好。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在内科疾病中,糖尿病的治疗大概是最复杂的。它不但对医生的要求高,也考验病人的智慧和毅力。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很多病人在就诊中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且听专家的具体指导。
糖尿病就诊时吃不吃饭糖尿病患者就诊时应该空腹还是饱餐后,取决于看病的目的。如果是第一次就诊或较长时间没有看病,此次来复诊,最好是空腹。这是因为,首次就诊或间隔很长时间的复诊,医生往往需要了解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尿白蛋白等,其中查血脂和肝肾功能,需要抽空腹血。如果患者平时空腹血糖控制良好,血脂也正常,复诊的目的是取药,那就可以正常服药和进餐,到医院后复查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快速的手指血糖即可。一般而言,对于不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而言,餐后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控制也大多是满意的。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检查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也可以大致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是否满意。像孙女士这样临时吃3片饼干,既不是空腹状态,又不是平时的餐后状态,检查这样的餐后血糖,反映不出平时真实的血糖控制情况,临床意义不大。
确诊糖尿病,都查啥许多病人都认为空腹血糖高是糖尿病,不知道餐后血糖增高的意义。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毫摩尔/升或餐后血糖>11.1毫摩尔/升。如果只查空腹血糖,会有一半以上病人误诊。
血糖达标值为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血糖<7.8毫摩尔/升。有些病人空腹血糖达标,而餐后血糖高,仍然不能说糖尿病控制住了。对于像王先生这样口服降糖药的病人,每月应至少查一次空腹和餐后血糖,每三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如果注射胰岛素治疗,或者出现了急性疾病,需要调整治疗,检查血糖的次数还要增加。糖尿病就诊时要带哪些资料患糖尿病后,需要经常到医院复诊,一般是每月一次。如果病情不稳定,则要增加就诊的频率。
就诊时应将两类资料带齐,一是近期的检查结果,二是目前用药的名称和剂量。医生调整降糖药物种类和剂量的依据是血糖指标,即空腹、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中心环节,另外,纠正血脂异常和控制高血压也十分重要。病友在家自测的血糖、血压水平反映的是真实的病情,这些在家测的指标有时要比在医院检查更客观和更全面,所以每次就诊时都要携带,也能大大节省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提高就医效率。如果患者不识字,可以请家人帮忙,将平时用药和血糖监测结果写在纸上备查。如果这也做不到,那就干脆将所用药物带来,就诊时请医师作为参考。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