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八成以上儿童易患糖尿病

时间 : 2016-03-29 15:22:59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糖尿病疾病通常会引起其他很多器官的疾病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免疫功能紊乱,并且他的症状与其他很多病症状类似。导致很多病患容易把糖尿病的症状与其他疾病混淆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多了解其中的相关知识。

糖尿病患者们在平时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关于疾病的疑问在心中吧。接下来请看下文详细解说。

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改变、体力活动减少和肥胖儿童增多,青春期2型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第65届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上指出青少年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为11。5%,确诊时平均年龄(12。8±3)岁。肥胖在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诊断青春期2型糖尿病时有85%是超重或肥胖者,并且呈典型的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引起血糖利用障碍和胰岛β细胞损伤,随着病程的进展,最终发生2型糖尿病。此外,生长激素和性激素等升糖激素也是青春期胰岛素抵抗形成中重要的参与因素,他们与胰岛素相互拮抗,使胰岛素的作用大打折扣。

青春期2型糖尿病的患儿多数起病缓慢,病情相对较轻,缺乏或仅有轻微的多尿、烦渴,肥胖患儿起病后体重也会减轻,可同时存在高血压和脂代谢紊乱,或伴有黑棘皮病的发生。青春期的2型糖尿病患儿体重一般高于标准体重,虽然也正在生长发育期,但饮食治疗的原则应该严格控制总热量、食物成分中适当提高碳水化物的摄入量而减少蛋白质和脂肪比例、降低胆固醇及脂肪,维持低的血糖水平,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体育锻炼宜根据性别、年龄、运动习惯和爱好等选择合适的运动,运动方式和运动量的选择应该个体化,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一部分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儿通过饮食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对新诊断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儿仍主张使用胰岛素治疗,据报道有30%~40%的患儿在胰岛素治疗6个月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以明显改善甚至恢复。但也有主张对肥胖的青春期2型糖尿病患儿首选二甲双胍治疗,二甲双胍增强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肝脏糖异生,减少肠道葡萄糖的吸收,增强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转运、利用和氧化,能有效降低总体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没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而且还能减低体重或至少保持体重稳定,并且不影响自身胰岛素分泌,同时还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如二甲双胍单一治疗经过1~3个月仍不能奏效,可联合胰岛素治疗。

随着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的改变,营养过剩或不平衡、缺乏体育锻炼,使得肥胖儿童越来越多,尤其是儿童糖尿病患者。我国儿童肥胖率已达8.1%。儿童糖尿病患者已占全部糖尿病人数的5%,并且以每年10%的幅度上升,其中就有很多体重超标的“小胖墩”。糖尿病不只是中老年的“专利”,它正悄悄侵袭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

儿童2型糖尿病逐年递增

健康的饮食和积极的锻炼是防治儿童发生糖尿病最有效的方法。饮食要多样化,不可偏食,不可饥一顿、饱一顿;少吃零食,避免食用过于油腻、油炸食物及过多淀粉类食物,避免饮食过量。应按照小儿年龄的大小,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饮食,尤其应保证早餐的质量。少年儿童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在饮食治疗方面提倡用计划饮食来代替控制饮食,以矫正已发生的代谢紊乱,减轻胰岛β细胞的负担为原则,既要限制总热量,又要注意营养均衡,必须保证足够的营养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

肥胖的儿童应该渐减体重至标准体重。随着体重的减轻,可使细胞中胰岛素受体敏感性增高,能够使发生2型糖尿病的危险降低40%~60%:而2型糖尿病肥胖儿童,如果能够降低现有体重的5%~10%,就足以有效地控制血糖。对于空腹和(或)餐后血糖异常但达不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小胖墩来说,可以不用药物,只要加强运动,合理饮食,使体重正常,就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但对于有些小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除了改变膳食和生活方式之外,药物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肥胖是儿童2型糖尿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特别是腹型肥胖,即腰围大于臀围的“苹果型”肥胖。有的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食欲,造成他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比如不吃早餐,爱吃洋快餐、零食,偏爱吃甜的、油炸的高热量食物。另外,现代儿童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譬如泡网吧,长时间看电视,玩电子游戏,导致他们平时不做体育锻炼,户外运动不足,摄入热量大于消耗量。当体重超标达到肥胖时,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量明显增加,即正常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的生理效应,或者说要达到正常生理效应需要高于正常量的胰岛素,即出现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可引起一系列后果,由于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保证体内血糖达到正常水平,久而久之,体内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逐渐衰竭,功能受损,胰岛素分泌模式开始出现异常,分泌胰岛素的代偿能力下降。随着病情的进展,血糖逐渐不能恢复正常的基础水平,直至出现糖耐量低减,最终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儿童2型糖尿病的发病特点——平均发病年龄为13岁,伴有肥胖者占到80%以上,BMI平均为27(体质指数BMI=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属中重度肥胖范畴,而且多为中心型肥胖;伴有黑棘皮改变的高达90%;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占64.8%;合并脂肪肝的占到83.3%。肥胖特别是中、重度肥胖儿童、有糖尿病家族史及皮肤有黑棘皮改变等是儿童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经研究发现,肥胖伴黑棘皮改变者发生糖耐量异常是肥胖不伴黑棘皮改变者的5.6倍。可以说,肥胖的儿童是2型糖尿病的后备大军。

如今世界各国超重和肥胖人数日益增多,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体重超标人数已超过10亿。有关调查资料表明,我国肥胖者占总人口的8%,而大中城市的肥胖人数达到了40%,其中肥胖儿童达51%。城市中的小胖墩越来越多,有些胖孩的脖子、腋下及大腿根的皮肤甚至变得又黑又粗糙,有的胖男孩的乳房长得像女孩。这些现象令许多家长感到困惑,吃得白白胖胖的孩子,皮肤怎么会变得粗黑,乳房增大呢?殊不知,这些症状极有可能是儿童糖尿病的先兆

肥胖的男孩出现颈部皮肤粗黑、乳房增大的现象,皆与过度肥胖有关。我们知道,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燃料,但要使糖变成能量供机体所需,离不了胰岛素,而胰岛素分泌最大量的能力是根据人体的正常体重来设计的。对胖孩来说,分泌同样量的胰岛素就会发生相对不足,并出现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这样就会使体内血糖水平升高。为了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和能量代谢,胰岛必须加倍工作来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这种代偿性的增加分泌胰岛素所产生的高胰岛素血症,在早期的确可使体内的血糖浓度处于基本正常水平;但是由于胰岛素是一种生长因子,血中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对胰岛素相对较敏感的颈部、腋下、腹股沟处的皮肤受到剌激后,便会产生黑色素沉着和天鹅绒样增生,出现以颈部的皮肤粗黑为特征的黑棘皮病变。进入青春发育期肥胖的儿童与成年人发胖不同,胖孩不仅是每一个脂肪细胞的体积增长,而且脂肪细胞数目增多,脂肪细胞内的芳香化酶的活力大大增加,能把雄激素转化为更多雌激素。而自身雄激素又分泌不足,体内雌激素与雄激素比值升高,乳房又是脂肪组织比较丰富的部位,在雌激素的剌激下,就会促使乳房发育而变大。

婴儿

6个月前标准体重估计:月龄×0.7+出生体重(千克)

大多数青少年患糖尿病后,心理压力很大,这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般未成年的孩子由于尚未形成成熟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应付方式,因此,糖尿病对患儿的心理卫生状况影响很大,甚至会对成人后的人格产生消极的影响。

表现1——很多糖尿病患儿刚得糖尿病时有这样的想法:“真不想活了,我怎么会得上这种病?为什么老天会这样对待我?”心情一落千丈,十分消极,每天都在想“我以后还能干什么呢?”或者经常拒绝按计划饮食,故意漏掉一些胰岛素注射,甚至不再检测血

以上便是我们为你提供的详细内容,相信在对你心中的疑问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吧,祝你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八成以上儿童易患...”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