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29 09:40:53 来源:寻医问药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血液疾病,它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知道溶血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对我们的帮助是有很大的,那么大家知道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并发疾病是什么吗?我们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血液疾病,它的出现严重影响到了我们的身心健康,因此知道溶血性贫血的相关知识对我们的帮助是有很大的,那么大家知道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及并发疾病是什么吗?我们接下来一起了解一下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
1、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在巨噬细胞中破坏后,血红蛋白被释放出来,就在巨噬细胞内分解成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分解为铁(补铁产品,补铁资讯),一氧化碳,碳氧血红蛋白,胆绿素,后者最后变成胆红素被血浆运至肝脏。在肝内,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与葡萄糖结合为直接胆红素。未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间接胆红素。胆红素葡萄糖醛酸复合物经胆汁排入小肠,分解为粪尿胆原。粪尿胆原可被吸收入血液而从尿内排出。血管外溶血可发生于脾、肝或骨髓的巨噬细胞。
脾脏能最有效地清除有轻微损伤的红细胞,因在脾索中有独特的循环结构。肝脏血流量超过脾脏血流量,它是除去和吞噬广泛损伤红细胞的重要部位。igm和补体二者致敏的红细胞,很容易在肝脏被有c3b受体的肝巨噬细胞除去。
药物性溶血性贫血症状:溶血程度与酶缺陷程度及药物剂量有关。急性溶血可伴血红蛋白尿等血管内溶血征象。服药后2~3d有症状如发热、腰痛和腹痛,检查有黄疸,持续约7d左右。溶血有自限性,20d后即使继续用药,溶血也有缓解趋势,由于溶血后骨髓代偿增生,大量新生红细胞具有较强G6PD活力之故。
如果药物剂量不断增加,可发生第二次溶血。反复和持续用药可发生慢性溶血性贫血。感染、糖尿病酸中毒或肾功能不全可诱发或加重溶血。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