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28 11:16:27 来源:寻医问药
肝硬化 竟“补”成肝昏迷,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硬化病人常常存在饮食误区,往往认为经常进补对身体有好处,却不了解食用哪些可以补哪些不可以补?
肝硬化竟“补”成肝昏迷。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脏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肝硬化病人常常存在饮食误区,往往认为经常进补对身体有好处,却不了解食用哪些可以补哪些不可以补?那么,哪些该补哪些不该补,当进“补”不恰当时,会出现什么症状表现呢?为了能够使肝硬化患者正确了解进“补”的相关信息,肝病专家做具体的讲解。
肝硬化进补成“肝昏迷”
案例:
患“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李阿姨上周出院回家,全家人对她精心照顾,孝顺女儿还特地精心炖了乌鸡甲鱼汤给她补身体。可没想到中午只吃了一顿,晚上李阿姨就头脑糊涂了,分不清女儿和媳妇。到第二天早晨,李阿姨忽然昏迷了。到医院检查,医生下了病危通知,并告诉家属:是你们把李阿姨的肝硬化补成了肝昏迷!
为什么会“肝昏迷”
原来问题就出在李阿姨孝顺的女儿给妈妈做的乌鸡甲鱼汤上。
虽然肝脏是人体的代谢和解毒中心,但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中晚期)病人,其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减退,对氨、硫醇等体内毒性物质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在进食动物类的高蛋白饮食以后,肠道内氨和硫醇的产生明显增加,而此时硬化的肝脏却不能像正常肝脏一样将这类毒性物质迅速代谢、清除,导致这些毒性物质在体内的浓度增高,进而引起大脑功能的紊乱,即医学上所说的“肝性脑病”,也称作“肝昏迷”。李阿姨因为胃口不错,吃了不少女儿精心煨炖的乌鸡甲鱼汤这样的高蛋白饮食,就很快出现了肝昏迷。
肝性脑病是肝硬化最严重的并发症,但它的病情表现却常常被人们忽视。轻微的肝性脑病由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被当作正常,在参加正常的社会活动时,可表现出性格和行为的异常,如近期突然表现出激动、好斗,或冷漠、自私,或在驾驶交通工具时容易发生危险事故等。此时的肝性脑病若不能及时被认识、不能及时就医治疗,进一步发展则可表现出对时间、地点和身边亲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如李阿姨吃了乌鸡甲鱼汤后竟把女儿认作媳妇。如果病情再进一步发展,则可表现为昏睡甚至完全没有知觉的昏迷,这时就有生命危险了。因此,李阿姨去医院才会被下病危通知。
肝硬化病人发生肝性脑病的常见诱因主要包括:(1)进食高蛋白饮食:导致肠道内产氨增多;(2)便秘:使得肠道内的氨和硫醇等有毒物质不能及时排出;(3)感染:增加组织的分解从而导致产氨增加;(4)消化道出血:积血在肠道内导致产氨增多,而出血后引起的缺血和休克又降低了脑细胞对有毒物质的耐受性、进而容易发生肝性脑病;(5)碱中毒:呕吐、腹泻,或进食过少,可以引起低钾性碱中毒,而碱中毒则促使氨的形成加快、且容易进入大脑;(6)镇静、催眠:巴比妥、安定之类的镇静安眠药物,可以直接抑制肝硬化患者脑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诱发肝性脑病。
肝硬化病人如何进补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