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尿毒症

控制肾病 远离尿毒症

时间 : 2016-03-28 11:13:01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控制肾病,远离尿毒症!当看到“尿毒症”这3个字,肯定会和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和一个个身陷困境的家庭,和“血透”和“换肾”这几个可怕的字眼,和巨额的医疗费用联系在一起。

控制肾病,远离尿毒症!当看到“尿毒症”这3个字,肯定会和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和一个个身陷困境的家庭,和“血透”和“换肾”这几个可怕的字眼,和巨额的医疗费用联系在一起。的确,尿毒症,也就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导致的肾功能衰竭,简单一句话,就是肾脏没用了,不能工作了。

相对于其他常见病来说,尿毒症的发病率较低。在我国,大约1万个人里一年有一个人发病,但一旦发病,救治患者的惟一手段“血透”和“换肾”需要大量的费用,给患者个人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负担。而同时,患病人群集中在青壮年,许多人正处于学业和事业的高峰,病倒后,丧失了劳动力,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不少的损失。

那大家要问,尿毒症能否预防呢?回答是肯定的。尿毒症预防是可能的,或者说,延缓尿毒症疾病的发病时间是可以做到的。那么,如何预防呢?石家庄现代中医血液肾病医院博士专家组,提出预防的重点应是疾病的一级预防,即早期发现各种已经发生在您或您的家人身上的慢性肾脏疾患,通过饮食、药物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二级预防措施减缓肾脏损害的进程。在我国,导致尿毒症发生的最主要的疾病是原发性肾脏疾病,而在这些疾病中引起尿毒症的主要疾病是慢性肾小球肾炎(以下简称慢性肾炎)。

现在,很多人对慢性肾炎存在3个认识上的误区。正是这些误区,有时使大家放松了警惕。

“慢性肾炎作为一种疾病,应该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表现”的确,任何疾病都是有症状和体征表现的,例如肝炎有恶心、皮肤巩膜变黄;肺炎咳嗽、脓痰。而慢性肾炎有什么表现呢?常见的四种表现是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血尿。但实际上,有时候这些症状和体征的表现非常轻微,或者说人们不容易发现而联想到自己已经患上肾炎这种疾病。

首先说水肿,肾炎的水肿一般是眼睑水肿,以清晨起床后最为常见。但正常人在睡眠不足的情况下,清晨起床后也会出现眼睑水肿,起来活动后就会消退。这样的日常生活经验很容易使肾病患者及其家属警惕性降低,出现眼睑水肿,一般都是在工作或学习紧张睡眠不足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在睡眠充足时,很少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很多肾病患者并没有放在心上。这种情况在后来治疗的过程中询问许多病友,他们当中许多人也有相似的体会。

另一个症状是高血压。的确,有一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是以高血压为表现的,但由于发病年龄集中在青壮年,心脏和血管条件都很好,代偿能力很强,许多人都是在偶然间发现自己血压高的,而更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头晕、心悸的感觉,是不会特意去量血压的,因此血压高了也不知道。

另外,还有一部分肾病患者血压高的表现是在疾病的晚期由于肾脏功能失代偿才表现出来。对于另外两个体征血尿、蛋白尿来说,这些名词更容易让人误解,血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带血呢?蛋白尿是不是就是小便中有蛋白呢?这样说对也不对。说对是因为实际上是这样的,说不对是现实中人们对于这两种异常状态的了解很少,一般人们以为血尿就是小便中可以看到血,而蛋白尿是什么状态就更模糊了。

其实通常人们认为的血尿是肉眼血尿,一般出现肉眼血尿的情况大都不是由于慢性肾炎引起,而是泌尿系统的其他疾病,而慢性肾炎的血尿大都是镜下血尿,是需要化验才能够知道的。

蛋白尿对于我们这些经历过疾病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一般就是小便非常浑浊,会有些较大的泡沫,而且较长时间不会消失。但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特别留意自己的小便,特别对于很多生活习惯非常好的人来说,一小解完就把小便冲掉,不会留下观察是否浑浊或有没有泡沫。有一部分慢性肾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是非常轻微和隐匿的,它们几乎不影响肾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但实际上,肾病病情却在发展。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控制肾病 远离尿毒...”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尿毒症疾病

尿毒症检查 一、血液检查 : ①尿素 氮,肌酐增高。 ②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以下,终末期可降至20-30g/L,可伴有血小板降低或白细胞偏高。 ③动脉血液气体,酸碱测定;晚期常有PH值下降,AB,SB及BE均降...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