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24 14:34:28 来源:寻医问药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病友长期的学习和自我管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病友长期自我管理,学习糖尿病知识对病友做好自我管理很重要。因此,病期也是学期。说起学习糖尿病知识,我患病16年,求知无止境。
接受启蒙教育
记得1986年单位组织体检时发现我的血糖高,经复查又不高,当时我没在意。过了6年,在一次体检中又发现我的血糖高,再次复查,结果显示:空腹血糖为15.2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22.7mmol/L。我从此戴上了2型糖尿病的帽子。在糖尿病知识方面,我是个“白丁”,事实上糖尿病在我体内已经潜伏了六七年,只是我没有及时干预,更没有早期治疗。
“逃学”吃了苦头
治疗初期,我服的是优降糖,血糖降得快,但我肚子疼,医生让我改服达美康,一天3片,时间不长,我的糖化血红蛋白就控制在理想范围,我很高兴。王医生提醒我,不要麻痹,血糖忽高忽低,以后服药就有可能不灵了。可我没当回事,那时在工作岗位,外出采访时饮食不怎么注意,有时忘记了服药,忙起来检测血糖、尿糖也不定期,更不去门诊看病。“逃学”一年多。这期间又轻信小广告和游医的虚假宣传,停服西药,放开饮食,吃了8个月的中药,血糖只升不降,身体明显消瘦,遇到一次小感冒引出一场大病(肺炎),不得不打上了胰岛素,两天后住院接受治疗。这是我“逃学”吃的苦头。
病房是课堂
住院期间开始接受糖尿病教育,这是我的“返校”期。护士长将一份糖尿病刊物送到我的面前,她坐下来给我上了第一课。我和病友们正在传阅这份刊物时,楼道里传来护士们的喊声:“听课去!”我与七八位病友一同走进一间大病房,医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同时回答了病友的提问。听了2小时的课,我茅塞顿开。正在病房实习的护士也多次到我病床前宣讲治疗糖尿病的知识,营养科医生还专门来讲授糖尿病患者的膳食配制法。从此,我认识到“看病就是去上课,病房就是课堂”。
做知识型的“车夫”
防治糖尿病要赶好“五驾马车”,患者自己就是“车夫”。我认为学习科学防治知识,当好自己的医生,最重要的是要做知识型的“车夫”。为了增加和更新自己的糖尿病知识,我坚持10项活动:①坚持听课。②定期看病,随时监测血糖。2006年初化验结果显示:肝、肾、血脂正常,糖化血红蛋白为6.1%。③与病友交流。④参加一年一度的糖尿病患者运动会。⑤订阅糖尿病杂志。⑥剪贴报纸,积累防治糖尿病资料。⑦参加糖尿病知识竞赛。⑧与家属配合,共同学习。⑨写文章总结自己的得失。⑩编书送知识、送快乐、送健康。让更多的病友多学知识,少走弯路,减少痛苦,健康、快乐地生活。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