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高危人群 查血糖半年一次

时间 : 2016-03-24 14:34:27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家族病史、精神压力过大甚至肥胖等都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

我国目前已有9200余万糖尿病患者,居世界各国之首。据调查,我国20岁以上成人的糖尿病患病率平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为15%,糖尿病人群的增长非常迅猛。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生活行为方式的变化、家族病史、精神压力过大甚至肥胖等都与糖尿病有很大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有效的预防糖尿病呢?

生活方式要健康

老王夫妻俩同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结婚都快二十年了。老王个性体贴,夫人温和大方,两人感情很好,算得上是举案齐眉和谐美满的典范。前不久,单位组织全体职工体检。几天后结果下来了,老王夫妻俩居然同时患上了糖尿病。老王苦笑:这下可好,我们两个不仅一起上班,一起下班,还要一起治糖尿病。

专家点评:通过诊治,我们了解到王先生家的生活方式不是很健康,饮食上最喜欢油厚味重。王先生的妻子每周必煨炖肉汤,他本人更是顿顿离不了肉,蔬菜吃得很少。再加上他们俩平素不太喜欢锻炼,吃了晚饭不是打麻将,就是看电视,久而久之,糖尿病就找上门来。

提示:糖尿病的预防,一定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不仅是某个人,全家人都要注意这个事情。要知道,饮食摄入过多和体力活动减少引起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在全世界流行的最重要的因素。

家族病史要重视

李婆婆原本是一个很快乐的人,常常与老伙伴们聚会或者出游。但她最近很烦恼,因为刚到40岁的儿子前几天查出了糖尿病,加上原本患糖尿病10多年的老伴,家里这下就是二个糖尿病人,你说她闹心不闹心。

专家点评:如果父母都是糖尿病,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就更高一些。当然这并不是说糖尿病就必定会遗传,但糖尿病的家族聚集性特征却非常明显。研究也证实,糖尿病患者的家族成员比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成员糖尿病发生率明显升高。有家族糖尿病史的家庭更要积极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尽量避免糖尿病。

提示:父母患有糖尿病的家庭,其子女应该定期查血糖,尤其是身体肥胖者更是要特别留意预防糖尿病。

工作和健康两手抓

郭先生是公司老总,今年才45岁,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当然,平时应酬也是很多的,常常是饭局一个接一个,郭先生也知道这样对身体不好,但想到事业发展和朋友关系,就没有过多的约束自己。去年,他在例行体检中被查出并确诊患上糖尿病。

巧的是,郭先生的司机老肖也在去年年末确诊糖尿病。原来,老肖和和他年龄相仿,很受信任,加上是司机,每逢饭局他俩基本是一起参加,不喝酒而已,可说是同样饱餐大鱼大肉了,结果很不幸的和老总同病相怜。

专家点评:“成功人士”的应酬多,饮食结构基本上是不合理的,不少人一忙起来还极少参加锻炼,再加上在工作中往往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而司机的工作强度很大,特别是企业领导的专职司机,过着和老总一样的不规律生活,缺乏全身运动,还经常不能按时进餐,这些都是患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因而,企业高管和那些工作忙碌、精神压力大的人往往容易患上糖尿病。

提示:生活不规律、肥胖、家族病史、精神压力大,这类糖尿病“高危人群”最好每半年检查一次血糖,平时也要尽量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饮食习惯,一定不要对糖尿病等闲视之。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糖尿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高危人群 查...”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