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有新治疗

时间 : 2016-03-24 14:34:24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有新治疗是第三代溶栓药物在特异性、溶栓效率以及不良反应方面都会有很大提高。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有新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常感觉下肢发凉、静息痛和间歇性跛行,是典型的糖尿病足症状。对于轻、中度缺血患者,有规律的小量的行走运动有利于增加下肢血液供应。由于糖尿病常合并高凝状态,因此慢性缺血的患者,改善高凝状态、预防血栓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改善高凝状态和血栓的的方法可使用的抗凝、降纤、溶栓、抗血小板治疗、扩张血管及中药活血化瘀等药物,均有改善周围循环的作用,均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治疗。但由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的性质是一种慢性渐进性发生发展的疾病,除非在遇到周围血管急性病变的情况,如急性血栓形成等以外,多以抗血小板、扩张血管及中药活血化瘀等药物来防治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病变。

第一代溶栓药物以链激酶(SK)和尿激酶(UK)为代表。SK和UK的溶栓力强,但溶栓特异性不强,半衰期短,在溶解纤维蛋白的同时又将血中的纤维蛋白原降解,而导致出血等严重不良反应。第二代溶栓药物,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为代表,包括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M-TPA或rt-PA)、甲氧苯甲酰纤溶酶原链酶激活剂复合物(AP—SAC)等。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溶栓特异性,半衰期明显增加,同时也可与抗凝剂、抗血小板药等联合治疗血栓,但不良反应较大。第三代溶栓药物是利用基因工程和单克隆抗体技术对第二代产品进行改造而制成的新的PA产品。第三代溶栓药物与第一、二代相比,在特异性、溶栓效率及不良反应方面都有很大提高,但目前还处于实验阶段。

可喜的是,糖尿病研究院研发的真菌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及糖尿病足病,有显著疗效,主要是通过“益气温阳”的中医理论,它是从补气、温阳的角度改善患者的寒凝体质,气盛则帅血有力,阳盛则温煦肢体,寒散则血脉得通,目前通过这种理论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取得可喜的成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糖尿病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