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耳聋

治疗耳聋疾病的措施会是什么

时间 : 2016-03-24 10:28:55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目前来看耳聋非常的普遍,会有极多的人遇到耳聋疾病,从而严重的危害了患者耳部的健康,希望朋友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耳聋的知识,而且在自己耳部方面发病后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才可以,到底耳聋的出现如何去进行治疗呢。耳聋的治疗办法:一、选配助听器补偿听力:对

目前来看耳聋非常的普遍,会有极多的人遇到耳聋疾病,从而严重的危害了患者耳部的健康,希望朋友们可以清楚的了解耳聋的知识,而且在自己耳部方面发病后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才可以,到底耳聋的出现如何去进行治疗呢。

耳聋的治疗办法:

一、选配助听器补偿听力:对待感音神经性耳聋的聋人、聋幼儿佩带助听器是最有效、最成功的方法。解决与人交往的障碍,恢复了自信,使身心健康得到发展,对于聋幼儿就更为重要,带上助听器听力言语得到了开发和利用,使他们聋而不哑,走出无声世界。

二、手术治疗:一是做手术安置人工电子耳蜗(耳蜗【译】:位于骨前庭的前内侧,形似蜗牛壳,其尖朝向前外侧),让其听声学语;二是造成感音神经性耳聋的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治疗,通过手术将肿瘤摘除,使听力恢复;另外,颅脑外伤出现的血肿、颞骨骨折压迫听神经,所引起感音神经性耳聋,也需通过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使听神经不受压迫从而恢复听力。

三、药物治疗:这时对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早期治疗最好的方法,对各种病毒感染和不明原因的耳聋疾病都可以在早期在用药物治疗方法,这种药物治疗方法针对性的治疗这些调节下的疾病有很也好的效果。感音神经性耳聋疾病主要是采用营养神经性药物。这些治疗耳聋疾病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搞清楚。

四、偏方治疗,用木香一两,切小,放苦酒中浸一夜,取出,加麻油一合,微火煎过,滤去药渣,以油滴耳。一天三、四次。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内,口中嚼少许甘草。用蓖麻子一百个,去壳与大枣十五枚,一起捣烂,稍加人乳,做成锭子。用时取一枚裹棉花中塞耳内。一天换药一次。以二十日病愈。用黄蜡不拘多少,和茯苓末细嚼。茶汤送下。用硫磺、雄黄,等分为末,棉花裹着塞耳内,数日可愈。耳鸣耳聋(突然耳聋,肾虚,耳内如有风水钟鼓声)。用穿山甲一大片,以蛤粉炒赤。加蝎梢七个、麝香少许,共研为末,另以麻油化蜡,调末作成挺子。棉裹塞耳内。

预防耳聋的办法:

谨防外伤,鞭炮在孩子耳边爆炸或者游泳时耳朵撞击水面等等原因都会造成鼓膜破裂、穿孔,导致耳聋。谨防掏耳,掏耳朵极容易戳破鼓膜,造成鼓膜破裂、穿孔,引起耳痛、出血,诱发感染,影响儿童听力。谨防噪声,耳聋的预防还包括避开噪声,生活环境噪声太大,往往在没有任何知觉的情况下使孩子的听力减退。谨防耳周病变,耳朵周围邻近器官的病变,如鼻炎、副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有时也会涉及到中耳腔,从而引起听力减退。谨防药物中毒,化学药物等可能造成孩子耳聋,所以儿童用药要听医生的。

谨防中耳炎,发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中耳腔内脓液增多的压力也会引起鼓膜穿孔、破裂。年轻人不能过多、过长听MP3等,过多使用耳机,也会引起听力的慢性损伤。如果确实需要持续使用耳机,应每隔半小时适当休息一下。在持续劳累后,应避免接触噪声或过大声音;应尽量避免给新生儿、儿童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即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等);有聋儿生育风险的夫妇,应接受遗传指导和产前咨询。

应预防耳外伤和感染;应预防感冒。有一部分病人发生分泌性中耳炎,与感冒有关系,因此预防感冒可减少一个发病因素;应注意避免引起耳聋的可能诱因,比如:连续熬夜或觉得身心疲惫、精神紧张时,就应注意调整和休息。当出现耳鸣、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还应到医院耳鼻喉科及时就诊;慢性中耳炎应尽早治疗,避免耳聋继续发展。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避免造成耳朵受到损害,而且要注意预防中耳炎,平时生活中不要过度的掏耳朵,以免造成耳朵受损,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应该注意身体的调理方法,要注意避免各种疾病,有效的进行调养,以免造成自己的听力受到损害。

上述的这些介绍,就是耳聋疾病的治疗措施了,耳聋具有极强的危害性,而且也会因此困扰到患者的生活,大家要提防自己耳部的健康,认真了解治疗耳聋疾病的措施,在耳部方面发病后需要积极的展开治疗,特别是要远离那些噪音严重的场所。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耳聋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治疗耳聋疾病的措...”相似的文章

更多>>

耳聋疾病

检查外耳道 及鼓膜 ;进行音叉检查 及纯音听阈测听,以查明耳聋的性质及程度,对儿童及不合作的成人,还可进行客观测听,如声阻抗测听,听性脑干反应测听及耳蜗电图 等。 听力和前庭功能检查方法很多,近年来在这方...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