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牙龈炎

牙龈炎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时间 : 2016-03-24 09:24:44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牙龈炎属于牙齿疾病中非常多发的一种,该病的病发率相当的高,会给牙齿的健康带来极强的伤害,大家应当关注牙齿的变化,而且要多了解一些治疗牙龈炎的方法才行,究竟会有哪些办法有效的治疗牙龈炎疾病呢,在这里为朋友们介绍一下吧。牙龈炎的治疗办法:一、牙龈

当我们牙齿出现了牙龈炎的症状之后,会相当的痛苦,对于我们的牙齿健康带来了非常严重的伤害,朋友们应当将牙龈炎重视起来,并且要多了解一些关于牙龈炎的治疗措施,方便我们进行疾病的应对,来看看此病的有效治疗措施会有哪些呢。

牙龈炎的治疗办法:

一、牙龈炎的中医治疗,中医认为齿为肾所主,肾虚精亏血少,齿失濡养,引起骨质痿软,兼以阴虚火旺,虚火上炎于龈肉,久则牙齿动摇、根露;或由于素体虚弱,或久病耗伤正气,气血不足,牙龈失于滋养而病邪乘虚而入,以致龈肉萎缩,血不循经,齿龈出血,故成此病。不同情况也会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果想了解详情,欢迎咨询全球医院网在线专家。

二、牙龈炎的西医治疗,适当使用维生素c、维生素A及D,以提高肌体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有助于牙周组织的修复。全身疾病引起者,应以治疗全身疾病为主。局部用药:可在清除牙垢、菌斑和食物残渣后应用。

三、针刺穴位治疗,针刺穴位治疗通常做的一些体穴有:常取合谷、颊车、下关、地仓、曲池、内庭、太冲耳穴:常取肺、脾、胃、肝、口腔、肾上腺。

四、手术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患者,可以采取手术治疗。牙龈增生明显者可行牙龈切除术。

如果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炎。引起牙齿松动、牙龈萎缩、牙周溢脓、牙齿敏感等症状。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不仅是口腔的小问题,还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威胁,导致和加剧冠心病、呼吸道疾病、糖尿病等许多全身性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冠心病等心脏疾病,而且研究已证实牙周炎病人因冠心病死亡或入院的比率比非牙周炎个体高25%,因此这类病人更需关注口腔健康。此外,肺炎、胃肠道疾病、脑血管疾病等也与口腔疾病存在相关联系。

牙龈炎的症状表现:

1、牙龈出血:常为牙龈炎患者的主要自觉症状,多在刷牙或咬硬物时发生,偶也可有自发性出血。

2、牙龈颜色: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龈缘炎时游离龈和龈乳头变为深红或暗红色,这是由于牙龈结缔组织内血管充血、增生所致。

3、牙龈外形:正常牙龈应为菲薄而紧贴牙面,患牙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使龈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龈乳头变为圆钝肥大,与牙面不再紧贴。在以炎症和渗出为主要病变者,牙龈松软肥大,表面光亮,龈缘有时糜烂渗出;在以纤维增殖为主的病例,牙龈坚韧肥大,有时可呈结节状并盖过部分牙面。

4、牙龈质地:由于结缔组织内炎症浸润及胶原纤维消失,使原来质地致密的牙龈变得松软脆弱,缺乏弹性。有些慢性炎症时牙龈表面上皮增生变厚,胶原纤维增生,使牙龈表面看来坚硬肥厚,但牙周袋内壁有炎症,探诊有出血。

5、牙周袋深度:牙周组织健康时,牙周袋深度一般不超过2-3mm,当牙龈有炎性肿胀或增生时,龈沟可加深达3mm以上,形成假性牙周袋。

6、探诊出血:健康的牙龈在刷牙或探测龈沟时均不引起出血。患牙龈炎时轻触即出血,探诊也出血。探诊后出血是诊断牙龈有无炎症的重要客观指标。

7、龈沟液增多:牙龈有炎症时,龈沟液渗出增多,其中的白细胞也明显增多,有些患者还可有龈沟溢脓。因此测量龈沟液量可作为判断炎症程度的指标。

关于治疗牙龈炎的办法就为朋友们介绍到这里了,牙龈炎带来的困扰较多,给患者带来的伤害也相当的严重,所以说我们不可以轻视牙龈炎的出现,必须要将这种疾病的治疗办法引起高度的重视才行,了解的越多才可以给朋友们应对此病带来帮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牙龈炎 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牙龈炎疾病的治疗...”相似的文章

更多>>

牙龈炎疾病

检查牙龈炎的简单方法是观察牙龈的色泽、质地以及有无出血表现,正常牙龈呈粉红色,质地柔韧致密,表面存在点状色彩。如果牙龈呈暗红色,质地柔软肿胀,表面色彩消失,进食、刷牙、触碰时容易出血,此时即可作出牙龈...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