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贫血

为什么要选择用中医治疗溶血性贫血

时间 : 2016-03-23 14:41:35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但又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患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下溶血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优势。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危害性极大但又常见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患者也应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治疗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下溶血性贫血的中医治疗优势。

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如果骨髓能够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代偿性溶血性疾病。

中医治疗优势、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增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发生的一类贫血。属中医的;黄疸、;急黄、;虚劳、;积聚等范畴。红细胞破坏过多是由于遗传、免疫代谢、感染、物理化学因素和机械因素等造成。临床以贫血、黄疸、脾大等为主要症状表现。主要分为先天缺陷所致的溶血性贫血和后天获得性溶血性贫血。西医治疗以肾上、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等方法治疗,大多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

本病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引起的。本病位在肝胆脾胃,病因主要责之于湿热,与先天胎禀有关。治疗的基本法则为清热化湿、解毒退黄。同时需注意寒湿阻滞论多兼脾阳不足,应该强调温中化湿。中医治疗以补虚、活血化瘀、清利湿热并重。黄疸明显时以清利湿热为主;晚期后积聚形成时加用活血化瘀药。积极消除诱因,预防溶血发作,对已发患者应尽快控制溶血及纠正贫血,诱导肝细胞微粒体中葡萄糖醛酰转移酶的活性,从而加速间接胆红素的转化,采用零原则修复,一般服用药物一周左右,血胆红素明显下降,血红蛋白上升,黄疸明显减轻。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贫血的治疗 贫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为什么要选择用中...”相似的文章

更多>>

贫血疾病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