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肺炎

哪些办法能预防小儿肺炎呢

时间 : 2016-03-22 15:15:28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当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需要进行小儿肺炎的预防才行,但是很多的家长对于小儿肺炎的预防并不了解,在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儿肺炎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小儿肺炎的预防措施:大多数的母亲都有足够的母乳

当前小儿肺炎的发病率是越来越高,而且这对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影响是非常严重的,我们需要进行小儿肺炎的预防才行,但是很多的家长对于小儿肺炎的预防并不了解,在这里就让我们来看看小儿肺炎的预防办法有哪些呢。

小儿肺炎的预防措施:

大多数的母亲都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满6个月,此时母乳不能够完全满足孩子快速增长的需要,应该添加辅食。小儿肺炎是临床常见病,四季均易发生,以冬春季为多。

如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影响孩子发育。小儿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其病因主要是小儿素喜吃过甜、过咸、油炸等食物,致宿食积滞而生内热,痰热壅盛,偶遇风寒使肺气不宣,二者互为因果而发生肺炎。

为了预防儿童肺炎,家庭应确保婴儿至少在头4至6个月以后,以喂母乳的同时给儿童提供良好的营养,及时添加辅助食品,并使孩子接受全程计划免疫。大多数的母亲都有足够的母乳喂养自己的孩子满6个月,此时母乳不能够完全满足孩子快速增长的需要,应该添加辅食。

但是在添加辅食的同时,母乳仍然可以作为孩子的主要食物来源,继续喂养几个月。在孩子两岁大时,母乳仍能够提供孩子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三分之一或略多。对于孩子来说,靠吃很多其他的食物来满足生长和维持健康是困难的。

过早的添加辅食,容易造成孩子腹泻。根据who的推荐,纯母乳喂养应该坚持到孩子满6个月,6个月以前不应给婴儿添加任何食物、饮料和水。有些母亲喜欢给孩子喝果汁,对于人工喂养的孩子可能需要果汁,但是纯母乳喂养的孩子是不需要加喂果汁的。因为在孩子6个月前,母乳中所含的维生素c足以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要。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一种呼吸道感染疾病,四季均有可能发生,特别是在春冬季节最容易感染此病。小儿肺炎治疗的周期性比较常,容易复发,小儿肺炎康富后,也不要掉以轻心。育儿专家说小儿患了肺炎护理是最重要,如果小儿患肺炎要避免小儿感冒,不要经常呆在家里,多去户外活动增强孩子的体质。

小儿肺炎怎样护理

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体温变化、精神状态、呼吸情况。

二、室内空气要新鲜,太闷太热对肺炎患儿都非常不利,可使咳嗽加重,痰液变稠,呼吸更为困难。室内的湿度也要适宜,火炉上应放上水盆,地上应经常洒些水,使室内空气不要太干燥。

三、小儿得了肺炎往往不愿吃奶,应注意补充足够的液体和热量,除注意喂奶外,可输葡萄糖液。

四、患儿因发热、出汗、呼吸快而失去的水分较多,要多喂水,这样也可以使咽喉部湿润,使稠痰变稀,呼吸道通畅。

五、由于吃奶时可以加重喘,所以不要用奶瓶喂奶,应改用小勺喂。

六、要注意小儿鼻腔内有无干痂,如有可用棉签蘸水后轻轻取出,以解决因鼻腔阻塞而引起的呼吸不畅。

饮食护理注意事项

患肺炎的小儿消化功能会暂时降低,如果饮食不当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根据患儿的年龄特点给以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吃奶的患儿应以乳类为主,可适当喝点水。牛奶可适当加点水兑稀一点,每次喂少些,增加喂的次数。若发生呛奶要及时清除鼻孔内的乳汁。年龄大一点能吃饭的患儿,可吃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

可以预防小儿肺炎的办法就是上面的内容了,预防办法有很多,这是需要家长们多多的去进行了解的,一旦发现我们的孩子出现了小儿肺炎的症状,将要注意进行及时治疗,还要注意室内的卫生情况,注意孩子的日常饮食。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哪些办法能预防小...”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肺炎疾病

1、血常规检查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 4~10×10 9 个/ 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小于70%,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 9 个/...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