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肺炎

总结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

时间 : 2016-03-22 13:20:29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虽然小儿肺炎这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影响非常的大,但是大家是否了解过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呢?如果孩子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家长就了解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才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对孩子进行治疗,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小儿肺炎的典型

虽然小儿肺炎这种疾病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的常见,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也影响非常的大,但是大家是否了解过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呢?如果孩子患上这种疾病之后,家长就了解这种疾病的症状表现,才能够及时的发现并对孩子进行治疗,所以我们今天就来总结一下小儿肺炎的典型症状。

1.发热

小儿肺炎最常见的表现就是发热,发热体温多在38℃以上,持续2-3天。使用退热药只能使体温暂时下降,不久便又会上升。儿童感冒虽然也会发热,但体温多数在38℃以下,持续时间较短,退热药的效果也较明显。

2.咳嗽和呼吸

小儿肺炎的另外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咳、喘和呼吸困难。如果是由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喘多呈阵发性,一般不会出现呼吸困难。若咳、喘较重,静止时呼吸频率增快(即不到2个月婴儿呼吸次数≥60次/分;2-12个月婴儿≥50次/分;1-5岁幼儿≥40次/分),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青或发紫,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提示病情严重,不可拖延。病毒性肺炎的病原体50%以上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该型肺炎占小儿肺炎住院总数的三分之一。好发于冬春季。

3.精神状态

儿童肺炎除了有以上几大典型表现外,孩子的精神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如果孩子在发热、咳嗽、喘的同时精神很好、能玩、爱笑,则提示患肺炎的可能性很小。相反,孩子精神状态不佳、口唇青紫、烦躁、哭闹或昏睡抽风,少数患儿可出现谵语则说明孩子病得较严重,得肺炎的可能性较大。孩子在患肺炎初期既可能精神并无明显变化,也可能精神状态不佳。

4.食欲

孩子得了肺炎食欲会有显著下降,表现为不吃东西,或一吃奶就哭闹不安。如果确诊孩子已经得了肺炎后,应继续喂奶、喂食,多喝汤类食物,如果患儿食欲减退,应少量多餐,哺乳婴儿应增加每天的喂奶次数,以增强营养与体力。

5.听诊水泡音

儿童肺炎在听诊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肺部水泡音。由于小儿的胸壁薄,有时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水泡音,所以细心的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听听他的胸部。听儿童胸部时,要求室温在18℃以上,脱去孩子的上衣,将耳朵轻轻地贴在孩子脊柱两侧的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时会听到“咕噜儿”、“咕噜儿”的声音,医生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在听诊的同时还需仔细观察孩子有无胸廓凹陷(在吸气时,两侧肋骨边缘处内陷随呼吸起伏)。如果出现此情况,则需马上送孩子去医院确诊以便及时治疗。

如何判断小儿是否患上小儿肺炎?

⑴测体温

小儿肺炎大多发热,而且多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如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小儿感冒也发热,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较短,用退热药效果也较明显。

⑵看咳嗽呼吸是否困难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且程度较重,常引起呼吸困难。呼吸困难表现为憋气,两侧鼻翼一张一张的,口唇发紫,提示病情严重,切不可拖延。感冒和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或喘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⑶看精神状态

宝宝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能玩。小儿患肺炎时,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昏睡,抽风等。

家长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帮助孩子测量体温,观察孩子的呼吸是否困难?以及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来帮助孩子判断是否患上了小儿肺炎这种疾病,如果发现孩子呼吸比较困难,精神状态不佳,容易烦躁哭闹不安,那么就有可能是患上了小儿肺炎,应该要带孩子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小儿肺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总结小儿肺炎的典...”相似的文章

更多>>

肺炎疾病

1、血常规检查 这是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其中包括血白细胞总数,各种白细胞在白细胞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正常人白细胞总数在 4~10×10 9 个/ L,中性白细胞百分比小于70%,如果白细胞总数超过10×10 9 个/...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