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强迫症

认识强迫症疾病的治疗办法

时间 : 2016-03-22 10:45:04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强迫症是多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也是朋友们非常关注的一种疾病了,很多的朋友会遇到强迫症,严重的伤害了患者的健康,当强迫症出现之后需要及早进行治疗,这是各位朋友应当深入了解的知识了,来看看强迫症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强迫症的治疗:1、矫正强迫症行为和

强迫症是多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也是朋友们非常关注的一种疾病了,很多的朋友会遇到强迫症,严重的伤害了患者的健康,当强迫症出现之后需要及早进行治疗,这是各位朋友应当深入了解的知识了,来看看强迫症的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强迫症的治疗:

1、矫正强迫症行为和思维要循序渐进,并持之以恒,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同时多参加集体性活动及文体活动,多从事有理想有兴趣的工作,培养生活中的爱好,以建立新的兴奋灶去抑制病态的兴奋点。早期强迫症的治疗先学会放松的方法,然后由易到难列出强迫症的行为的次数和激怒情境,再对每种情境下的强迫行为逐渐进行放松脱敏,就洗手癖而言,应一步步地减少洗手时间,增加脏物的刺激量,依次执行下去。

2、心理疗法是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最有效的。解释性心理治疗为治疗的手段之一。对于患者要冷静分析本人的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如能找出原因,应树立必胜信心,尽力克服心理上的诱因,以消除焦虑情绪。要以坚强的意志力克服不符合常情的行为和思维。听其自然,此强迫症的治疗方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强迫症的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3、行为治疗,在对于强迫症的认识上,行为治疗强迫症分为两个基本的流派。第一种观点认为具有强迫症的人是借助于各种行为和仪式动作来缓解焦虑,称为"驱力降低模型"。依照这个模型,治疗强迫症时主要集中于通过激发可以减少焦虑的情境来消除不适当行为与仪式动作。第二种观点是基于操作模型而建立的,强调对强迫行为的后果进行调节,因此在这个模型中大量运用惩罚和示范学习,以达到治疗强迫症的目的。

4、满灌法。简单地说,就是一下子让你接触到最害怕的东西,比如说你有强迫性的洁癖,请你坐在一个房间里,放松,轻轻闭上双眼,让你的助手在你的手上涂上各种液体,而且努力的形容你的手有多脏,这时你要尽量地忍耐,当你睁开眼,发现手并非你想象的那么脏,对思想会是一个打击,即不能忍受只是想象出来的;若确实很脏,你洗手的冲动会大大增强,这时你的助手将禁止你洗手,你会很痛苦,但要努力坚持住,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焦虑会逐渐消退,但此法适合意志力较强的人进行。

强迫症的类型:

一、阴虚火旺型强迫症,强迫意向比较明显,同时有烦躁少寐、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手足心热、潮热盗汗、耳鸣或腰酸背痛情况。治疗时以滋阴降火为原则,选择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二、气血两虚强迫症,强迫观念为主,伴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体倦法力、气短声低症状。中医治疗时以益气补血为原则,选择太子参、山药、白术、生黄芪、麦冬、黄芪、黄精、鸡血藤等中药材可达到治疗效果。

三、心虚胆怯强迫症,心虚胆怯强迫症患者经常出现不恰当或不必要的想法,并引起紧张不安,同时伴心悸、惊惕易恐、坐卧不安、少寐多梦等症状。治疗时应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为原则,选择茯苓、茯神、远志、人参、龙齿、石菖蒲可有治疗效果。中医方中,人参益气,龙齿镇惊为主,配茯苓、茯神、石菖蒲补气益胆安神,共奏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之功效。

大家认识这些介绍之后,清楚的了解到了有效治疗强迫症的办法是什么了,强迫症的出现会困扰到很多的患者朋友,严重的危害了患者的健康,所以说大家要将强迫症引起重视,生活中需要去进行强迫症的预防,调理好自己的心态才可以。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强迫症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认识强迫症疾病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强迫症疾病

躯体和神经系统检查 ,未能发现阳体征。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