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尿血

中药治疗尿血

时间 : 2016-03-21 15:58:07 来源:寻医问药

[摘要]

尿血,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或伴有血块的一种比较常见疾病,随着尿液里的含血量多少,小便会呈现浅红、深红甚至茶褐色。而患有尿血症状的患者,常常会感觉心慌、气闷、烦躁不安。尿血在中医中分为4种,那么每一种症状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将一一介绍:1.下焦湿热证证

尿血,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或伴有血块的一种比较常见疾病,随着尿液里的含血量多少,小便会呈现浅红、深红甚至茶褐色。而患有尿血症状的患者,常常会感觉心慌、气闷、烦躁不安。尿血在中医中分为4种,那么每一种症状该怎么治疗呢?下面将一一介绍:

1.下焦湿热证

证候:小便黄赤灼热,尿血鲜红,心烦口渴,面赤口疮,夜寐不安,舌质红,脉数。

病机:热伤阴络,血渗膀胱。

治法: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方药:小蓟饮子加减。

常用药:小蓟、生地、藕节、蒲黄凉血止血;栀子、木通、竹叶清热泻火;滑石、甘草利水清热,导热下行;当归养血活血。

2.肾虚火旺证

证候:小便短赤带血,头晕耳鸣,神疲,颧红潮热,腰膝酸软,舌质红,脉细数。

病机:虚火内炽,灼伤脉络。

治法:滋阴降火,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地黄、淮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滋补肾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知母、黄柏滋阴降火;旱莲草、大蓟、小蓟、藕节、蒲黄凉血止血。

3.脾不统血证

证候:久病尿血,甚或兼见齿衄、肌衄,食少,体倦乏力,气短声低,面色不华,舌质淡,脉细弱。

病机:中气亏虚,统血无力,血渗膀胱。

治法:补中健脾,益气摄血。

方药:归脾汤加减。

常用药:党参、茯苓、白术、甘草补气健脾;当归、黄芪益气生血;酸枣仁、远志、龙眼肉补心益脾,安神定志;木香理气醒脾;熟地、阿胶、仙鹤草、槐花养血止血。

4.肾气不固

证候:久病尿血,头晕耳鸣,精神困惫,腰脊酸痛,舌质淡,脉沉弱。

病机:肾虚不固,血失藏摄。

治法:补益肾气,固摄止血。

方药:无比山药丸加减。

常用药:熟地、山地、山茱萸、怀牛膝补肾益精;肉苁蓉、菟丝子、杜仲、巴戟天温肾助阳;茯苓、泽泻健脾利水;五味子、赤石脂益气固涩;仙鹤草、蒲黄、槐花、紫珠草止血。

由于人在剧烈或者大量运动后偶尔会发生暂时性的尿液中带血,此外一些食物和药物也会使小便变成红色,所以当发现小便中带血时,不要太惊慌,但是必须去咨询医生,检查确定是否真的出血,以及出血的原因。当然出现尿血的症状时,可以按照上述的中医方子进行治疗,记得要确认自己属于哪一类型的尿血。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尿血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药治疗尿血”相似的文章

更多>>

尿血症状

(1)小便中混有血液或夹有血丝,或如浓茶或呈洗肉水样,排尿时无疼痛。 (2)实验室检查,小便在显微镜下可见红细胞。 血尿的定位分析: 1.初血尿:血尿仅见于排尿的开始,病变多在尿道。 2.终末血尿:排尿行将结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