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17 14:58:41 来源:寻医问药
日常中很多的原因都会引发乙肝这种疾病,就比如发烧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也会引发乙肝这种疾病。为了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要积极了解乙肝的发烧症状。现在就请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你乙肝患者发烧症状都有哪些?
日常中很多的原因都会引发乙肝这种疾病,就比如发烧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也会引发乙肝这种疾病。为了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要积极了解乙肝的发烧症状。现在就请专家为我们讲解一下,你乙肝患者发烧症状都有哪些?
1·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现不一,分为慢性乙肝携带者、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等。我国目前乙肝病毒携带率为7.18%,其中约三分之一有反复肝损害,表现为活动性的乙型肝炎或者肝硬化。随着乙肝疫苗的推广应用,我国乙肝病毒感染率逐年下降,5岁以下儿童的HBsAg携带率仅为0.96%。
2·医生表示,感染乙肝病毒后常会出现多种不同的症状,当然发烧也是乙肝症状之一,发烧是乙肝症状吗,引起乙肝发烧的原因主要是患肝炎时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受损,肝脏解毒功能低,导致体内代谢的毒性物质不能被及时清除,从而刺激体温调控中枢而引起发烧。此外,肝炎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亦可引起发烧。
3·医生指出,乙肝症状有很多,一般感染早期没有什么明显症状,乙肝症状会随着病情加重而越来越明显,发烧是乙肝常见症状之一,另外,恶心、呕吐、感冒、食欲下降、乏力、肝区不适等也是乙肝常见症状,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肝掌、蜘蛛痣等症状,严重时会表现出皮肤黄、巩膜黄等黄疸症状,发烧是乙肝症状吗,当出现以上这些症状时并且不明原因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做乙肝五项检查,以及早发现病情并及时治疗。
4·再则,乙肝患者在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时,药物的副作用也会导致乙肝患者出现发烧症状,很多抗病毒药物都有很多的副作用,所以,乙肝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监督下进行治疗。此时患者需要做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
怎么才会感染乙肝呢?
1、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进行纹身或在身上打孔,如穿耳环等。
如果这些针给前面一个人用过,而前面那个人恰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用过后一些小的、不正规的医疗诊所或整形美容所没有进行正规的消毒,当用同一根针给下一个人用时,病毒就可能被带进下一个人的体内了。
小的时候,一有个头痛脑热,妈妈就拉着我们去村里肮脏不堪的小诊所去针灸,那时候哪里懂得什么消毒不消毒,传染不传染,就看见神密兮兮的老中医,给这个人针完了,拿个酒精棉球在针上漫不经心地擦一下,就又给下一个人针灸了,现在想想,不知道多少人被这针灸给传染上了肝炎病毒或其它病毒。好在现在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在增强,多数正规的大医院都在用一次性的针灸针了。但我担心还有许多靠坑蒙拐骗生存的人还在继续地害人。
2、与他人(带病毒的人)合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带有血迹的私人用品。
剃须刀、牙刷等用过后,很可能上面残留有血迹,虽然血迹的量微乎其微,肉眼无法发现,但其病毒量足以感染其它人。
3、与人共用针头,尤其是共用针头进行静脉吸毒的人。
共用针头静脉吸毒不仅是爱滋病的传染方式,也是乙肝、丙肝等慢性病毒的感染方式,这也就是为什么爱滋病病人往往合并不止一种病毒感染,常常是HIV/HCV合并感染,即爱滋病与丙肝病毒或者HIV/HBV,即爱滋病与乙肝病毒合并感染。
4、不安全的性生活或多个性伴侣。
与带病毒的人性交一定要带好避孕套,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受到感染。避孕套可以保护你免于爱滋病的感染,也可以保护你免于乙肝病毒等其它性病的感染。
5、母婴垂直传染。
HBVDNA阳性的母亲经过十月怀胎,到了一朝分娩时,在胎儿从母亲的产道内产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造成胎儿皮肤的破损或者不可避免地有母亲的血液被胎儿吸入呼吸道,这样母亲的病毒就通过皮肤的破口或口腔粘膜进入婴儿的体内,引起感染。这种母亲在生产时感染婴儿的方式学名叫垂直感染,是中国人最多见的感染方式。婴儿期感染时,由于婴儿的免疫
通过以上专家的讲解,我们知道了日常的发烧真的会引发乙肝这种疾病,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疾病的发生我们一定要积极治疗日常的头昏脑热,并且积极了解日常会感染这种疾病的其他途径,以便在日常中做好预防措施,远离这种疾病对我们的危害。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