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17 10:32:01 来源:寻医问药
牙周病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的牙龈周围出现疼痛,有的时候令我们痛苦难忍,不能吃饭,因此对于牙周病我们应当及时的采取治疗,但是有一些学人说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的不可以除根,良好的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牙周病。
牙周病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我们的牙龈周围出现疼痛,有的时候令我们痛苦难忍,不能吃饭,因此对于牙周病我们应当及时的采取治疗,但是有一些学人说药物治疗只是暂时的不可以除根,良好的饮食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牙周病。
几种辅助牙周炎的食疗
鸭梨:饭后吃些鲜梨,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治牙龈充血、萎缩,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床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核桃: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核桃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核桃仁可生嚼,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次。
枸杞子:中医认为:“肾衰则齿脱,肾固则齿坚”。枸杞子有补益肝肾之功,久服坚筋骨,故可补肾固齿。其对老年性牙周炎的防治效果甚佳。可内服枸杞子,每日30g,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
牙周病是常见的一组口腔疾病,它包括牙周炎和牙龈病。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预防牙周病呢?预防牙周病需要从日常生活开始做起,日常不良习惯是引发牙周病的重要原因。要想预防牙周病就要远离坏习惯、养成好习惯。
引发牙周病的日常不良习惯
日常不良习惯是牙周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它不仅会影响牙周病的治疗效果,甚至还会加速牙周病的发展,这些不良习惯大体可包括以下几种:
1.偏嚼习惯。有些人习惯用一边牙齿咀嚼食物,这样可以导致废用侧牙齿表面堆积大量牙菌斑、牙结石,从而引发牙周病。同时惯用侧牙齿可出现严重磨耗,造成塞牙,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2.偏食习惯。有偏食习惯会引起营养不良,造成蛋白质和维生素A、C、D的缺乏,从而引发或加重牙周病。
3.吸烟习惯。吸烟对全身骨胳都会产生有害影响,可加重骨骼的吸收,牙槽骨的吸收是牙周病的一个病变过程。
4.职业习惯。有些人在工作时习惯用牙齿咬东西,如补鞋匠、木工等在工作时,习惯用牙咬铁钉、鞋针或线等,这样做对牙体及牙周均有损害,如牙冠出现缺口或前牙出现松动、移位等。
5.夜磨牙、紧咬牙。很多人有睡觉磨牙的习惯,这样不仅可造成牙齿的严重磨耗,加重牙周组织的负担,还可造成食物嵌塞或使原有的牙周病变加重。
6.其他。如咬嘴唇、咬笔、咬指甲、张口呼吸等。这些都可加重牙周组织的负荷,还可使前牙移位,出现塞牙等症状,或使牙周组织原有病变加重。
日常生活预防牙周病的好习惯
1.注意口腔卫生。日常生活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早起及睡前刷牙,饭后及时漱口,清理口腔残渣,并了解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2.提高口腔免疫力。日常要注意有效提高牙齿及口腔的免疫能力,将牙周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同时可选购合适的牙膏、牙刷、牙线,避免选择不合适的口腔护理产品导致牙龈问题的恶化
3.密切注意牙周疾病的早期信号。如果在刷牙或吃东西的时候,出现牙龈出血的现象,要及早引起重视,因为这是牙周有炎症的表现,应尽早到医院诊治,查看龈下牙石情况,以及牙龈萎缩的情况。
4.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注意调整饮食结构,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多吃白肉、蛋、蔬菜、瓜果等有益于牙齿口腔健康的食物;尽量少吃含糖食品,不抽烟,少喝酒,多吃富含纤维的耐嚼食物,有效增加唾液分泌,利于牙面及口腔清洁。
5.注意饮食卫生。切勿常喝软饮料,如冰茶、可乐、柠檬汽水等各种碳酸饮料,均会对牙齿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尤其注意是睡前,刚吃完酸性食物的时候,例如柠檬、西柚汁后,不要马上刷牙,酸性液体容易使牙齿表面的釉质软化,此时刷牙容易破坏牙釉质,导致牙齿损耗,应先漱口,过一段时间后再刷牙。
6.定期进行口腔保健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可及早发现口腔疾病,减少牙周病的发生。有条件的话,要保证儿童每半年一次,成人每年一次,到公立医院口腔专科进行口腔及牙齿健康检查;每半年或一年去医院洗一次牙,及时除掉龈下牙结石。
温馨提示,通过阅读上文我们了解到了牙周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吃一些鸭梨,因为饭后吃些新鲜的鸭梨可以细嚼慢咽洗刷牙面。其次就是多吃一些核桃枸杞之类的食物,有助于牙周病的康复,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
(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