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鼻咽癌

鼻子也要进行体检谨防鼻咽癌来袭

时间 : 2016-03-10 15:27:30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现在的社会而言,人们对于体检这一种现象已经不再陌生。很多人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很多时候人们在进行体检的时候,都会把身体的一处器官给遗漏。那就是鼻子。鼻子也需要进行体检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预防鼻咽癌的最有效的方式。



现在的社会而言,人们对于体检这一种现象已经不再陌生。很多人每年都会进行一次全面的身体检查,预防各种疾病的侵袭。很多时候人们在进行体检的时候,都会把身体的一处器官给遗漏。那就是鼻子。鼻子也需要进行体检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预防鼻咽癌的最有效的方式。

间接鼻咽镜检查

参考价格:3.5元

电子鼻咽镜

参考价格:162元

鼻咽CT平扫+增强造影剂另计

参考价格:680元

鼻咽加颈部MR平扫+增强造影剂另计

参考价格:1840元

血液化验

EB病毒抗体:VcA-IgA、EA-IgA

意义:鼻咽癌者IgA/VCA抗体阳性。阳性血清可继续稀释至1:2560,来检测最高阳性滴度。这对判断鼻咽癌疗效与预后有一定帮助。

参考价格:80元

EBV-DNA定量PCR检测

意义:EBV-DNA是一种敏感可靠的方法,对于鼻咽癌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分明、判断预后、监测治疗后的复发和远处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可能成为鼻咽癌的血清肿瘤标志物。

参考价格:80元

体格检查

参考价格:25元

全套价格:350.5~2190.5元

温馨提示:预防鼻咽癌的小贴士

不论是否装有空调设备,封闭式环境的空气污染相当严重。通风的房子则对人体健康有益。没有装空调的房间,也必须每天开窗约1-2小时。

装潢中不要用放射性的岩石和矿沙作为建筑材料,不用含有苯、四氯化碳、甲醛、二氯甲烷等致癌物质的建筑材料。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进行室内装修。装修完后,要把室内的油漆味、胶水味、新家具的气味经开窗排放出去,待通风30天左右后才能安全住人。

炒菜或油炸食品时,因油锅太热产生许多油烟对人体有害,所以炒菜油温不能太高,不能让油锅冒油烟,尽量少用煎、炒、油炸、熏烤的烹调方法。提倡多用蒸、煮、凉拌、水氽、汤菜等烹调方法。

在厂矿、车间等工作的人员下班后,首先应洗手或洗澡,不要把工作服带回家中。

添新衣也应注意是否有甲醛之类的污染物。购买织物服装后,先用清水洗涤后再穿最好。

心情开朗,遇事不烦恼。

不吃熏制或腌制的食物,如熏肉、咸肉、咸鱼、腌酸菜、腌咸菜等,这些食物中含有一种可能导致胃癌和食道癌的化学物质。

不吸烟。香烟中的焦油等物质是导致肺癌胰腺癌的致癌因素。最近研究证明,吸烟和妇女宫颈癌也有关系。

不酗酒,特别是不饮烈酒。浓度高的酒精会刺激口腔、食道壁和胃壁的上皮细胞并引发癌变。

同时吸烟与喝酒会大大增加致癌的机会。

不接触或少接触大烟囱里冒出的黑烟,被它污染的空气里含有少量的致癌物质。

不要用有毒的塑料制品(聚氯乙烯)包装食物。

不吃被农药污染的蔬菜、水果和其它东西。

饮用新鲜、清洁的水,不喝过烫的水,不吃过热、过硬、烧焦或太咸食物。

多吃新鲜蔬菜,吃饭不要过饱,控制肉类食物摄入量,控制体重,这样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病率。

不要经常吃有可能致癌的药物,如激素类药物、大剂量的维生素E等。

有子宫糜烂的妇女,定期检查并及时治疗,防止癌变。

有阴茎包皮过长的成人或儿童,要及时切除,防止阴茎癌

通过专家的相关解释之后,相信您对于鼻咽癌的检查相关事宜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出现了鼻咽癌的病情,一定不能慌张,要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正规检查。确定病情之后根据医生的相关指导及时的治疗,相信疾病会远离我们的生活。

推荐阅读:

远离鼻咽癌注意饮食是关键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鼻子也要进行体检...”相似的文章

更多>>

鼻咽癌疾病

(一)前鼻孔镜检查 鼻粘膜收敛后,经前鼻孔镜可窥到后鼻孔和鼻咽部,能发现侵入或邻近鼻孔的癌肿。 (二)间接鼻咽镜 检查 方法简便,实用,应依次检查鼻咽的各壁,注意鼻咽顶后壁及两侧咽隐窝,要两侧相应部位对照观察...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