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鹅口疮

第一节 鹅口疮 转归预后

时间 : 2016-03-10 13:06:12 来源:网络

[摘要]

[其他疗法]一、中成药剂1.五福化毒丹每服2—3S,1日3次。用于心脾积热证。2.知柏地黄丸每服2-3g,1日3次。用于虚火上浮证。二、单方验方1.板蓝根10s,生山栀、薄荷(后下)各3g,黄柏5g。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用于心脾积热证。2.土

[其他疗法]

一、中成药剂

1.五福化毒丹每服2—3S,1日3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2.知柏地黄丸每服2-3g,1日3次。用于虚火上浮证。

二、单方验方

1.板蓝根10s,生山栀、薄荷(后下)各3g,黄柏5g。每日1剂,水煎,分2-4次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2.土牛膝根15g,生大黄、生甘草各3g,绿豆ms。每日1剂,煎汤取汁,·频服。用于心脾积热证。

三、药物外治

1.冰硼散、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任选一种搽口腔患处。

2.金银花10g,黄连2g,生甘草5g。煎汤。每日拭口3—5次。用于心脾积热证。

3.附子药饼附子、吴茱萸各10so上药共研细末,用醋调成稠糊,做成饼状,敷贴两足心涌泉穴,每日换药1次,可连用3-5天。用于虚火上浮证。

[预防护理]

一、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宜新鲜、清洁。乳母不宜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婚后妇女患阴道霉菌病应及早治疗。

2.注意小儿口腔清洁卫生,哺乳婴儿的奶瓶、奶嘴,乳母的乳头均应保持清洁。防止损伤口腔粘膜。

3.对禀赋不足、久病、久泻的婴儿应加强护理。避免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体内菌群失调。

二、护理

1.勤喂水,避免过热、过硬或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粘膜损伤。

2.加强口腔护理,可用消毒棉签蘸冷开水轻轻拭洗患儿口腔,或用上面所列外治方药洗搽口腔患处。

[文献摘要]

《幼科类萃·耳目口鼻门》:“小儿初生,口内白屑满舌上,如鹅之口,故曰鹅口也。此乃胎热而心脾最盛重,发于口也。用发缠指头蘸薄荷自然汁水拭口内,如不脱,浓煮粟米汁拭之,即用黄丹煅过去火毒,掺于患处。”

《医门补要·鹅口疮》:“脾胃郁热上蒸,口舌白腐,叠如雪片,在小儿名鹅口疮。先以牛桔汤升发其火。”

[现代研究]

徐克信.鹅口散治疗婴儿鹅口疮.中医杂志1995;36(12):740

鹅口散由生蒲黄、西黄、煅石膏、冰片组成,上药共研细末,每瓶装3g。使用时先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处,然后适量鹅口散局部涂敷,每日3—4次。治疗鹅口疮200例,均在3天内痊愈,无1例发生副作用。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第一节 鹅口疮 转...”相似的文章

更多>>

鹅口疮疾病

鹅口疮检查项目:尿常规,体温,测量。血常规本病应与滞留奶块相鉴别。口腔滞留奶块,其性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块。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红、粗糙。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