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癌症

“自杀基因”有望消灭“癌王”

时间 : 2016-03-10 10:59:27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把单纯疱疹病毒里面的一个基因片段,改造成专门攻击癌症细胞的基因武器,由重组腺病毒“火箭”运载进入戒备森严的癌症细胞内部,干扰其DNA的复制,从而让癌细胞自杀凋亡——这种被医学界称为“自杀基因”的TK基因已由中国科学家自行研制开发。

通过对30多名肝癌志愿者的临床研究表明,自杀基因能够减少甚至避免肿瘤的复发转移,且不伴有脉管癌栓的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加“自杀基因”治疗后尚无一例复发转移,移植的肝脏功能正常,最长存活时间已达2年8个月。

原发性肝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素有“癌王”之称。中国肝癌发病人数居世界首位,每年约23万人死于肝癌。其中大多数患者在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其原因主要是癌细胞已发生肝内或远处转移,导致手术切除或肝移植术后表现出较高的复发转移率。对此,科研小组提出了目前在世界上也属首创的减瘤与自杀基因治疗相结合的办法:先实施减瘤手术,再让自杀基因对最难切除的微小转移病灶“定点清扫”。如在治疗肝癌时,可先借助肝移植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的原发病灶,然后再利用局部注射基因杀灭微小病灶,从而解决癌症治疗中最大的难题——肝癌肝移植复发转移。现在,这个项目的临床试验研究进展顺利,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

使用基因疗法对付肿瘤已经成为中外科学家一个重要的选择。1989年~2003年6月,美国批准注册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方案共523项,约占世界总数的80%,接受治疗病例数达到15000人,其中肿瘤基因治疗约占70%。这种疗法的核心就是让基因武器进入癌细胞内部,干扰癌细胞的DNA复制。但是,癌细胞的防护严密,基因武器靠自己根本进不去,只能通过某种载体(如腺病毒)将其带入。

2000年以来,腺病毒载体是应用最多的基因治疗载体,超过700病例的应用和20余项报道使腺病毒载体的安全性得到肯定。国际上普遍的做法是把基因直接注射在肿瘤或转移的淋巴结上,但是每次注射小剂量的基因,只能杀灭部分肿瘤细胞,治疗效果有限,对于大肿瘤来说,剂量少了寡不敌众,多了又会产生并发症。

那么,自杀基因疗法对付其它癌症是否有效?对人体是否有伤害呢?李宁教授告诉记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承担了ADV-TK(自杀基因)新药的抗肿瘤药效学试验,体外抑瘤试验观察显示:ADV-TK对人肺癌胃癌、肝癌、食道癌、上皮癌等14种肿瘤细胞均有明显的广谱杀伤作用,抑瘤率高达80%~90%,并显示较好的量效关系和重现性。

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所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承担的ADV-TK新药的安全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DV-TK基本无毒性反应。因此,自杀基因治疗是一种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癌症治疗方法,并将对肿瘤治疗产生重大突破。李宁教授透露,自杀基因有望在一年后,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小编tips: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我国位居第二的癌症“杀手”,常见于中年男性。因其恶性度高、病情进展快,病人早期一般没有什么不适,一旦出现症状就诊,往往已属中晚期。故治疗难度大、疗效差,一般发病后生存时间仅为6个月,人称“癌中之王”。想了解更多关于肝癌的内容?请关注>>>>详细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自杀基因”有望...”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癌症疾病

对可疑病例,均应做食管吞稀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早期可见: ①食管黏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 ②小的充盈缺损。 ③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 ④小龛影。中、晚期有明显的不规则狭窄和充盈缺损,管壁僵...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