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 2016-03-09 12:19:36 来源:凤凰中医
临床上鱼鳞病鳞屑的性质和红皮病的程度是区分L I 和NBCIE 的重要特征。N B C I E鳞屑白色或淡灰色,细如羽毛状; L I 鳞屑棕色,厚如层板状。另外,N BC I E可表现为持续性的全身红皮病。
鱼鳞病表现为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出现水疱和糜烂。随年龄增长水疱发生减少。以后,厚的、角质性的和疣状的鳞屑可遍布全身。灰棕色厚的或疣状鳞屑好发于四肢屈侧和皱襞部。EHK在临床上有明显的异质性,红皮病和掌跖角化过度可存在或缺如。在组织病理学上EHK有特征性的改变: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
偏方一:原材料:粉丹皮、川芎、当归各45克,熟地、独活、防风桃仁、红花、、防己各30克,羌活、生地、白鲜皮各60克。制作方法:将其全部研细末,弄成绿豆大小。每次3-6克,每日2次。偏方二:原料:白蒺藜、荆芥穗、当归、赤白芍、川芎、生地黄、防风各30克,何首乌、黄芪、甘草各15克。制作方法:水煎,服用。日常护理:通过增湿或沐浴,较长时间的浸泡可能是改善鱼鳞病症状的最好方法之一。沐浴后可以通过涂抹润滑霜或润滑油对沐浴时吸收的水分可起到封闭的作用。角质剥离剂减少角质细胞黏附,加强与水的结合。(责任编辑:jbwq)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