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白内障

白内障患者如何进行人工晶体手术?

时间 : 2016-03-08 15:38:37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术中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以减少眼内结构的扰动,减少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避免术后发生玻璃体疝、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层接触所致的角膜内皮损伤,并且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准备了条件。

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十分有效一种方法,已经有悠久的历史。近50年来以来,因为手术显微镜、显微手术器械和人工晶状体的应用,缝线的材料和局部麻醉方法的逐步改进,显微手术技术日新月异,白内障手术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白内障的手术方法:

(1)标准的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保留晶状体后囊膜,可以减少眼内结构的扰动,减少玻璃体脱出、视网膜脱离黄斑囊样水肿等并发症,避免术后发生玻璃体疝、玻璃体与角膜内皮层接触所致的角膜内皮损伤,并且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准备了条件。现代的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应当在手术显微镜下、在用显微手术器械完成。

操作方法:

①开睑器开睑。

②做上直肌牵引线,以便固定眼球和调整眼球位置。

③做以穹窿部为基底的角膜缘结膜切口。

④做角巩膜缘小切口,截晶状体前囊膜。

⑤以角膜剪自截囊切口插入,扩大角巩膜缘切口,根据晶状体核的大小,决定切口的长度。

⑥挽出晶状体核。常用双手持器械挽核技术,或采用晶状体核圈套器取核。

⑦以10-0尼龙线缝合角巩膜伤口,以便清除晶状体皮质。

⑧应用双管注吸针或自动注吸器除晶状体皮质。

⑨拆除部分角巩膜缝线,植入人工晶状体。

⑩完成角巩膜和球结膜伤口的缝合。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涂抗生素眼膏后遮盖。

(2)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视频):采用角巩膜小切口进行手术,应用超声乳化仪将硬的晶状体核粉碎成乳糜状后吸出。由于手术切口小,伤口愈合快,视力恢复迅速

操作方法:

①开睑器开睑。

②做角膜缘内透明切口或角巩膜切口进入前房,切口宽约3mm。

③于3:00点钟位角膜缘穿刺前房,以供左手持器械进入前房操作。

④向前房内注入黏弹剂,以连续环行撕囊法截晶状体前囊膜,大小为5mm左右。

⑤以注水针头自前囊膜下注入平衡盐水,进行囊下水分离术,使晶状体囊膜与囊膜下皮质分离。并进行层间分离术,使晶状体核从包绕的皮质中充分游离。

⑥将超声乳化头从角膜或角巩膜切口伸入前房内,以表面蚀刻、原位碎核、刻槽分块清除、拦截劈核、乳化-劈裂等技术,将晶状体核粉碎吸除。

⑦换灌吸手柄,吸除晶状体皮质。

⑧前房及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植入人工晶状体。如植入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无需扩大切口;如植入硬性人工晶状体,则需扩大角巩缘切口。

⑨吸除前房内黏弹剂。

⑩检查角膜或角巩膜伤口是否渗漏。如有渗漏,则应缝合。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涂抗生素眼膏后遮盖。

此外,还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可以在小切口下采用非超声乳化的方法,完成晶状体核的摘除。

(3)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将包括囊膜在内的晶状体完整摘除,可以不在手术显微镜下完成,操作较简单。术后瞳孔区透明,不会发生后发障。但是术后发生玻璃体脱出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较其他手术多,有时可以发生玻璃体疝、继发性青光眼或角膜损伤。(Quactor)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白内障 人工晶体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白内障患者如何进...”相似的文章

更多>>

白内障疾病

白内障术前应了解玻璃体,视网膜,视乳头,黄斑区是否正常及脉络膜有无病变,对白内障术后视力 恢复会有正确的估计,可借助A型及B型超声波了解有无玻璃体病变,视网膜脱离或眼内肿物,亦可了解眼轴长度及脱位的晶体...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