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胆囊癌

胆囊癌有哪些外科治疗原则?

时间 : 2016-03-08 15:38:05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胆囊癌的发病率近年有上升的趋势。在早期由于有胆囊结石等疾病症状的掩盖,难以确诊,不少病人就诊时已有黄疸、腹块等晚期症状,很难手术根治。因此,胆囊癌术后5年生存率往往不到10%。那么,胆囊癌有哪些外科治疗原则呢?

近年,随着对胆囊癌研究的深入及根治性手术的应用,其术后5年生存率有了提高。

外科治疗原则:

(1)隐匿性胆囊癌的根治性手术原则,隐匿性胆囊癌是指术前,术中均未得出诊断,而在因“良性”疾病行胆囊切除术后由病理切片确诊为胆囊癌者。由于是在术后确诊,所以面临的问题为是否需要再次行根治手术。

若术后病理切片发现癌肿仅侵犯至粘膜层或肌层者,单纯行完整胆囊切除术已达根治目的,可不必再行第二次根治性手术。胆囊癌的淋巴转移首先累及胆囊三角及沿胆总管分布之淋巴结。而位于胆囊颈,尤其是胆囊管的癌肿,由于位置邻近胆囊三角,故较早发生上述淋巴结转移。胆囊颈癌肿术后复发率也显著高于胆囊体底部癌肿组。

因此,位于胆囊颈、胆囊管的隐匿性胆囊癌,无论其侵犯至胆囊壁的哪一层,均应再次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清扫术。对于浸润深度超过肌层,切缘阳性及胆囊三角淋巴结活检阳性的隐匿性胆囊癌也均应行第二次根治手术。

(2)胆囊癌的根治手术

由于胆囊癌患者就诊时往往已不是早期,据大宗病例分析,能获根治性切除的胆囊癌只占23%左右。总体上胆囊癌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故有些外科医生对胆囊癌的治疗持悲观态度。近年来,由于对胆囊癌根治性手术的开展,术后5年生存率已有显著的提高。根治术的范围主要包括胆囊切除、肝部分切除和淋巴结清扫。

肝脏一般切除胆囊床周围3厘米左右。淋巴结清扫根据其汇流途径和转移情况而定。一般清扫至转移淋巴结的下一站淋巴结。早期胆囊癌只要切除胆囊淋巴结,但大多数可切除的胆囊癌应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的淋巴结,必要时还应清扫胰十二指肠上、胰头后淋巴结。

(3)晚期胆囊癌的姑息性手术

对于无法根治的晚期胆囊癌病例,手术原则为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晚期胆囊癌较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癌肿侵犯胆道系统所导致的阻塞性黄胆。手术应尽量考虑作内引流。内引流方法有胆管空肠吻合术等,但由于局部癌肿浸润往往较深,尤其是伴有肝门部浸润者,胆肠内引流术常不易进行。

对此类病人,可行架桥内引流术。对于全身情况极差的病例,也可行置管外引流术。对于肝门部侵犯严重而无法行上述手术者,可采用刮吸法切开右肝,寻找右肝的扩张肝管,以便行置管引流。

胆囊癌的5年生存率甚低,约2%~5%;80%以上的病人可死于1年之内。如胆囊癌仅侵及粘膜和粘膜下层,作胆囊切除术的预后较好,有人报道此组病人5年生存率可达40%~64%。故预后好坏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施静妮)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胆囊癌有哪些外科...”相似的文章

更多>>

胆囊癌疾病

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多发现贫血和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少数病例可有类白血病反应。 2.血清生化检查:血清总胆红素增高,血清一分钟胆红素增高,碱性磷酸酶,胆固醇也可升高,α-谷氨酰转肽酶增...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