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中风

中风后足下垂的防护

时间 : 2016-03-08 15:38:03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中风后由于神经系统功能受损,反射性地引起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神经血管萎缩,因此患者多于病后1周内出现患侧足下垂,部分患者伴胀痛,皮温升高,影响足功能。众所周知,足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日常生活能力的高低。

如果忽略对足的保护和对足下垂的防治,一旦遗留足下垂后遗症,将造成永久性残疾。因此,对于中风有足下垂症状者必须精心护理,积极治疗。

1.足部温热疗法:这是利用物理作用,使组织升温后再降温,达到促进炎症吸收、增加局部神经营养、缓解肌肉痉挛、减轻肿胀之目的。具体方法是先用38~40℃温水浸泡患足8~10分钟,再用15~20℃的冷水浸泡8~10分钟,反复交替3遍,每日2次,坚持1~2个月。

2.保持足部功能位置:当患者只能卧床时,无论平卧位,还是侧卧位都不能让足悬空。需要在足部置放一个软垫,平卧时患侧髋、膝屈曲,并使足踏于软垫上;侧卧位时患侧足下应置软垫,使其蹬实;睡眠时可采取布鞋疗法,即将患侧的布鞋垂直固定于患者的床栏杆上,每晚临睡时将患侧的足放进鞋内每2~3小时从鞋内脱出一阵进行按摩,再将患足置于鞋内,直到可离床为止。

3.康复锻炼:首先以被动锻炼开始,由医护人员或家属操作,从足踝关节到趾间关节做屈曲和伸展活动,手法要轻柔,用力由小渐大,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当患者肌力达2级以上水平时,可在被动活动之后进行主动足部屈伸活动,循序渐进,不可强求,至患者能够站立时,不要急着训练走路,要先从站平台开始,直至能够用双足踏实地面,不发生倾斜后,方可进行行走训练,并注意步态,使步态符合生理要求。

4.针刺与按摩:当患肢痉挛状态缓解后(约在中风4周后),可对患肢行针刺和按摩疗法。针刺可起到对潜在神经反射的刺激作用,上肢可选合谷、外关、曲池等穴位,下肢可取环跳、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每次留针30分钟,每日1~2次。按摩时手法要注意调节,肌张力高时用安抚性质的按摩,肌张力低时予以揉搓按摩。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老人 预防 中风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风后足下垂的防...”相似的文章

更多>>

中风疾病

1.脑脊液检查。 2.头颅CT检查 。 3.脑电图。 4.脑部B超检查。 5.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将造影剂直接注入血管内,使其脑血管系统显影的一种X线投影检查技术。通过血管造影可以具体了解血管的形态学变化,...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