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糖尿病

全国爱牙日:不同人群的口腔检查方法

时间 : 2016-03-08 14:53:59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婴幼儿应从第一颗牙齿萌出开始,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由医生判断孩子牙齿萌出的情况,检查有无患龋,并提供针对性的龋病治疗措施或者口腔卫生指导。

口腔疾病关乎全身健康,定期口腔检查不仅远离口腔疾病,也是保障全身健康的基础。我们要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保健意识,重视定期口腔检查,防患于未然,特别是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及孕妇、儿童、老年人等重点人群,更应做好口腔定期检查。

一、儿童口腔检查

婴幼儿应从第一颗牙齿萌出开始,半年接受一次口腔检查,由医生判断孩子牙齿萌出的情况,检查有无患龋,并提供针对性的龋病治疗措施或者口腔卫生指导。

儿童3-6岁为龋病多发期,此时应该每6个月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及早处理已出现的龋病,早期矫治前牙反等畸形,并由医务人员局部用氟,或者指导家长监督孩子使用含氟牙膏,增强孩子的口腔健康意识。

对于学龄期儿童(6-12岁),口腔内20颗乳牙将替换为28颗恒牙,此时如果乳恒牙脱落和萌出的顺序和时机异常,将会造成牙列不齐,应该及时就诊。对于新萌出的恒磨牙,应及时接受窝沟封闭术,以填平牙齿咬合面的窝沟,防止窝沟龋的发生。同时应定期复查封闭剂脱落情况,并接受口腔健康指导,防止龋病和青少年牙龈炎的发生。

12岁左右,恒牙萌出完毕,此时如有牙齿排列不齐等情况,应及早接受牙齿矫正治疗。

二、孕妇口腔检查

有证据表明,孕妇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以及怀孕后生活习惯的改变,容易罹患牙周病并导致早产及低体重儿。而怀孕期间接受复杂的口腔治疗也会增加流产或早产风险。因此,女性在计划怀孕时就需主动接受口腔检查,排除隐患,避免怀孕期间发生口腔急症。孕期4-6个月是治疗口腔疾病的窗口期,简单的口腔治疗可在此期间完成,但也应尽量避免X线检查。

三、老人口腔检查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减退,组织器官退行性变化、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通常存在各种各样的口腔健康问题,对于咀嚼功能,外形美观以及发音等功能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明确的观点是,人老掉牙并不是必然的规律。只要掌握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再加上合理预防及时控制口腔疾病,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

老年人至少半年应接受一次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尽早处理牙本质敏感、根面龋坏、残根残冠、黏膜疾病等口腔问题;并听从医务人员建议,戒除吸烟饮酒嗜好,合理使用牙间刷,接受定期洗牙等口腔健康促进措施。

四、残疾人口腔检查

残疾人由于生理及智力障碍,口腔卫生的自我维护比较困难,口腔健康状况通常较差。家属应当适时带他们接受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处理口腔问题,使用含氟泡沫、凝胶等防龋物,并在医务人员的建议下选用电动牙刷、冲牙器等护理产品。

五、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口腔检查

糖尿病患者更要关注口腔疾病。许多研究认为口腔健康与糖尿病之间是双向联系,如果患有口腔疾病,可能会导致血糖水平更难控制。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须经常检查口腔,发现问题及时治疗。

另外,有些患内必泌紊乱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群,还应注意治疗原发疾病,以避免原发疾病对口腔健康的影响。

五、普通人群口腔检查

普通人群应当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主要是针对龋病和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并由医师根据需要,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提倡每年洁牙一次,以清除牙面上沉积的菌斑和软垢,保持牙齿的坚固和牙周健康。

相关阅读:怀孕前要做口腔检查

点击此处查看2015全国爱牙日专题:定期口腔检查珍惜每一颗牙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全国爱牙日:不同...”相似的文章

更多>>

糖尿病疾病

1.血糖 是诊断糖尿病的惟一标准。有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者,只要一次异常血糖值即可诊断。无症状者诊断糖尿病需要两次异常血糖值。可疑者需做75g葡萄糖耐量试验。 2.尿糖 常为阳性。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180...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