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正文

中医对胃寒的病机分析

时间 : 2016-03-08 09:47:40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胃寒证分为寒邪犯胃和胃气虚寒。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受伤者为虚寒证;阳气被遏者,为实寒证。寒性凝滞收引,寒留胃脘,气滞不通,故胃脘疼痛;寒为阴邪,得冷更加凝滞,故疼痛遇冷加剧,得温痛减。

胃寒证是指阴寒停留于胃腑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过食生冷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疼痛,遇冷尤甚,得温痛减,口淡不渴;或伴有神疲乏力,形寒肢冷,喜温,食后痛减,或伴有胃脘水声漉漉,呕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迟或弦。

病机分析:胃寒证分为寒邪犯胃和胃气虚寒。寒邪侵袭人体,阳气受伤者为虚寒证;阳气被遏者,为实寒证。寒性凝滞收引,寒留胃脘,气滞不通,故胃脘疼痛;寒为阴邪,得冷更加凝滞,故疼痛遇冷加剧,得温痛减;阴不耗液,故口淡不渴;如果病程迁延不愈,、阳气被耗,则由实证转为虚证;脾气被遏则神疲乏力,阳气不能温煦肢体,故形寒肢冷,喜温;进食后阳气振奋,故疼痛缓减;胃气虚寒,不能温化精微,致水液内停成为水饮,饮停于胃,故可闻胃脘水声漉漉随胃气上逆,可见呕吐清水。舌淡苔白滑为阴寒内盛水饮内停之征,脉迟主寒,水饮可见弦脉

相似证候的辨别:主要与脾的病证相鉴别。但胃寒重在胃痛,脾则重在腹泻。脾病多虚,而胃寒虚象不显著。

辨证注意点:要分辨清属寒邪犯胃与胃气虚寒。

主要在病程上。寒邪犯胃系新病,突发的,而胃气虚寒往往病程长,迁延不愈,症状较轻而又兼有一定的虚象如长期的胃院部怕冷,喜温,面色少华等。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胃寒 中医 治疗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医对胃寒的病机...”相似的文章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