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痛经

女性养生:中医治痛经有良方

时间 : 2016-03-03 16:12:09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专家分析:一些女性天冷还穿短裙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子宫肌痉挛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而此病与肾阳虚相关,肾阳虚引起宫寒,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血滞、冲盈失调,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

临床验证表明,秋冬季女性月经延后、痛经的情况比其他季节更多,且多为二三十岁女性,主要症状为痛经和月经量减少。专家指出:秋冬季节发生痛经多是由于女性个人体质虚寒,或不良生活习惯使喜温的子宫受凉所致。

专家分析:一些女性天冷还穿短裙受寒着凉,导致子宫、下腹部血液循环不畅、子宫肌痉挛是痛经的主要原因。而此病与肾阳虚相关,肾阳虚引起宫寒,进一步引起月经后期、血滞、冲盈失调,血块不能按时排出子宫。下半身着凉会直接导致女性宫寒,而宫寒造成的淤血,会使白带增多,阴道内卫生环境下降,从而引发盆腔炎等疾病。

而对于痛经的治疗,也要“分而治之”,中医称痛经为“经行腹痛”。有虚实之分,临床可分气滞血瘀、寒湿凝脂、气血虚弱、湿热下注四个症型。

第一、气滞血瘀型

每于经前一二天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暗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治宜理气化瘀止痛。

第二、寒湿凝滞型

症见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经色暗黑有块,或畏冷身疼,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宜温经散寒除湿,化瘀止痛。

第三、气血虚弱型

症见经后一两天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薄,或神疲乏力,或面色不华,或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治宜益气补血止痛。

第四、湿热下注型

症见经前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或伴腰骶疼痛;平时小腹时痛,经来疼痛加剧。低热起伏,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或濡数。治宜清热除湿,化瘀止痛。

【温馨提示】在患者还未确定自己的痛经类型时,请勿随便用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可用药了哦!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女性养生:中医治...”相似的文章

更多>>

痛经疾病

反复盆腔炎症发作史,月经周期不规则,月经过多,放置宫腔节育器,不育等病史有助于继发性痛经之诊断。 通过双合诊 及三合诊 ,可发现一些导致痛经之病因,如子宫畸形,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盆腔炎块等,肛诊扪得子...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