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结肠癌

中美共同研究出抑制结肠癌因子

时间 : 2016-03-03 09:44:10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些疾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牙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近日从湖北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获悉,该院和美国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共同解析了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家族成员——IL-17F,对于结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中美共同研究出抑制结肠癌因子

结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以40~50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但有些疾病如家族性息肉病,已被公认为癌前期病变;结肠腺瘤、溃疡性结肠炎以及结肠血吸虫病肉牙肿,与结肠癌的发生有较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中外医学界专家们都致力于研究出抑制结肠癌的办法,近日得到消息称白介素17可抑制结肠癌形成。辅助性T细胞—17是一种在炎症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中起主导作用的效应T细胞,其产生的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越来越广泛地受到关注。

迄今为止,已发现了6个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家族成员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有研究证实,IL-17F在免疫反应中发挥多重功能。过去的研究表明,IL-17A在癌症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对于IL-17F是否也在肿瘤形成中起作用却并不清楚。

他们的研究证实了IL-17F在人类结肠癌组织中分泌量要低于其在正常结肠上皮细胞的分泌量。为进一步证实其在结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团队将IL-17F超过正常分泌量的结肠癌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与移植了没有IL-17F的癌细胞的小鼠进行对照研究。

研究者发现,超量分泌IL-17F的小鼠体内肿瘤生长明显减慢,在其肿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标志物更少;同时用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和正常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结肠癌的肿瘤模型。

发现没有IL-17F基因存在的小鼠,其结肠中的肿瘤数量均比正常小鼠要明显增多,并且肿瘤体积也明显较正常小鼠的大。研究表明,特征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7F具有抑制结肠癌形成的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形成而实现的。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中美共同研究出抑...”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结肠癌疾病

1.大便隐血(FOBT)试验 是结肠癌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将FOBT用作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检查,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筛检手段,FOBT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包括联苯胺试验 和愈创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