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结肠癌

西式饮食是结肠癌高危因素

时间 : 2016-03-02 16:20:32 来源:全球医院网

[摘要]

结肠肠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刺激而变异,因此结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

结肠癌是一种典型的“生活方式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及年轻化的趋势,呈逐年上升,因此,追逐时尚生活的年轻人,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结肠为什么容易生癌

结肠是大肠的一部分。人类大肠的形态像一个大问号,依次可分为6个部分,即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大肠的末端,还有段“直肠”。

大肠起什么作用呢?我们吃进去的食物,被送入胃后,在胃液的作用下成为食糜,然后被送入小肠进行进一步的消化吸收,没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被送到大肠,形成大便,最后被排出体外,所以大肠是食物残渣长时间停留的部位,残渣中所含有的有毒物质可与大肠相互作用,产生损害。

此外,大肠也是体内一些活性物质回收的地方,如用于消化脂肪的胆汁就在此产生“肝肠循环”,重新回到体内。大肠中还有许多细菌,对食物残渣、未及时进行肝肠循环的物质进行分解,产生有害物质。结肠肠黏膜上皮细胞极易受到这些致癌物质的刺激而变异,因此结肠癌变的发生率,要比小肠高上千倍!

西式饮食是高致病因素

有调查资料表明,以高热量、高脂肪膳食模式为主的西欧和北美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高;而在亚洲、非洲等膳食脂肪相对较低的地区,结肠癌发病率较低。然而,日本人的膳食模式逐步西化后,结肠癌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

我国大城市居民膳食中的脂肪产热比例,由十几年前的25%猛增到今天的40%左右,这种变化的结果,使结肠癌发病率提高。专家认为这种差异,与各国脂肪和肉类摄入量有关。

高脂肪饮食致大肠癌发病的机制为何?这要说到胆汁酸。胆汁酸在人体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中,绝对是有功之臣,因为脂肪的消化吸收离不了它。但“高浓度胆汁酸”可能是致癌的祸根之一。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西式饮食是结肠癌...”相似的文章

更多>>

结肠癌疾病

1.大便隐血(FOBT)试验 是结肠癌早期发现的主要手段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将FOBT用作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检查,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筛检手段,FOBT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包括联苯胺试验 和愈创木...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