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附睾炎

附睾炎的相关辨证论治法

时间 : 2016-02-26 16:35:51 来源:网络

[摘要]

附睾炎的中医诊断要点,首先要分清疾病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急性期多以突然发病肿胀疼痛,痛连腹股沟,严重时阴囊皮肤灼热潮红,或酿脓破溃,流出黄稠脓液。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等症。红肿、疼痛为发病的主要的特点,病程很短。慢性附睾炎,肾子有硬结肿块,胀痛或隐痛,或痈引少腹精索,每因劳累或房劳时疼痛加

附睾炎已经是男科的常见的疾病。随着不孕不育的患者逐年增多,附睾炎的问题也被重视起来。但是在中医男科的临床上认识上还不很系统,专门的论述也不是很多。现将自己一点治疗经验和大家一起来讨论,望多多给予批评指正。

急性附睾炎多属中医“子”范畴;而慢性附睾炎则属中医“子痰”、“痰核”等范畴。早在《外科证治全书》“:肾子作痛,下坠不能升上,外观色红者,子痈也。”就有了记载。在《外科证治全生集》也有类似的记载“:肾子作痛,而不上升,外现红者是也,迟者成患,溃烂致命,其未成痈者,用枸橘汤一服即愈。”

附睾炎的病因病机

本病的发生多由以下几种原因。

(1)急性子痈治疗不彻底,湿热之邪末左,气血脐滞不行,病程冗长,余邪不清,变为慢性子痈。

(2)跌扑闪挫,以致肾子经络阻塞,气血痰滞,加之兼感外邪,郁而化热,热胜肉腐成脓。

(3)情志不畅,或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结于肾子,发为慢性子痈。

(4)外感六淫之邪,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或久坐卧湿地,或房事不洁,可致湿热之邪由外入侵或由内而生,或内外合邪。湿热之邪下注肝肾之络,结于肾子,气血淤滞,郁而化热,热胜肉腐成脓。

中医诊断要点

首先要分清疾病是急性期还是慢性期。急性期多以突然发病肿胀疼痛,痛连腹股沟,严重时阴囊皮肤灼热潮红,或酿脓破溃,流出黄稠脓液。全身可有恶寒、发热、口干、口苦等症。红肿、疼痛为发病的主要的特点,病程很短。慢性附睾炎,肾子有硬结肿块,胀痛或隐痛,或痈引少腹精索,每因劳累或房劳时疼痛加重。检查时部分附睾变硬,触痛,皮色不变。一般无全身症状。

四诊概要

(1)问诊:主诉阴囊肿痛不适,腰酸腿困。同时问寒热,问便溺,问疼痛。

(2)切诊:切脉。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患侧输精管增粗。附睾呈结节状,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

(3)望诊、闻诊:望诊阴囊肿大,闻诊无特殊发现。

2辨证要点

(1)湿热下注,下迫扰精:湿热循经下注,伤及肾子血络;湿热蕴结下焦,络破血伤,则会阴疼痛;湿热下注于阴部故阴囊肿胀潮湿;湿热之邪影响膀胱气化则小便短赤,淋漓不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均为湿热内盛之象。相当于急性附睾炎有湿热表现者。

(2)肝郁气结,气滞痰凝:临床上多见于成人。郁怒伤肝,肝郁气结,经脉不利,血瘀痰凝,湿热内蒸,发于肾子,损伤肾子血络,致阴囊肿大,附睾头或附睾尾肿大,有触痛。湿热瘀阻,脉络不通,不通则痛,故见阴囊肾子胀痛不适,阴囊部隐痛、发胀、有下坠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同侧大腿根部,出现腰酸腿困,有时小便黄赤,射精时腹股沟部抽痛。可有急性子痈发作史。检查可触及附睾增大、变硬,伴轻度压痛,同侧输精管增粗。附睾结节,子系粗肿,轻微触痛,或牵引少腹不适;多无全身症状;舌淡或有瘀斑,苔薄白或腻,脉弦滑。

(3)肝肾亏虚:多为久病,硬结不消,时有隐痛,口干,溲赤腰酸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附睾炎的相关辨证...”相似的文章

更多>>

附睾炎疾病

实验室检查:外周血白细胞可达(2~3)×10/L。尿道分泌物可做染色或非染色检查。尿液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 超声波检查:超声检查在急性附睾炎诊断尤其是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急性附睾炎时,B...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