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红斑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治疗方法

时间 : 2016-02-24 16:35:36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红斑狼疮,红斑狼疮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治疗方法。红斑狼疮疾病的出现,让患者时刻受到疾病的折磨,并且如果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调查发现,红斑狼疮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这种疾病导致患者的体质下降,从而引发其它疾病危害患者的身体。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治疗方法都有什么? 1.首先,对于患有红斑狼疮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进行确诊,然后及时的采取果断的措施,以避免或延缓不可逆的组织脏器的病理损害。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高度特异性的疾病,不同的患者临床表现各异,损害的器官亦不尽相同,须在风湿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评估病情轻重程度及活动性,尽早及时合理用药。 2.其次,患有红斑狼疮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规律用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就算是至于了,也要定期的到三甲医院接受复查。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病情复杂,易反复,诱发因素多,症状往往与病情不相符,进展迅速等特点,临床上,许多患者往往在病情控制稳定下擅自停药或减量,造成病情复发加重等一系列不可逆的后果。系统性红斑狼疮由于其疾病的特殊性,往往需使用大剂量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在控制疾病病情的同时,也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若使用不当,将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如重度感染、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损害等,所以必须在风湿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常规诊疗方案及规律用药,定期复查以评估病情活动及药物毒副作用,及时调整用药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后果,若病情需要,需及时住院治疗以度过难关。 3.再次,患有红斑狼疮疾病的患者一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在生活当中学会自我保护,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抗争是一场长期的斗争,须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多数患者在正规治疗下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生活中,应避免过多的紫外线光暴露,使用防紫外线用品;避免过多疲劳,适当的运动,提高自身体质,可以学习太极拳、瑜伽等活动强度小的运动;应避免使用香菇、竹笋、羊肉、海鲜等发物。 中医治疗: 热毒炽盛证 相当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活动期,面部蝶形红斑,色鲜艳,皮肤紫斑,关节肌肉疼痛,伴高热,烦躁口渴,抽搐,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或细数。治疗以清热凉血、化斑解毒为主,方药以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加减。水牛角粉、生地、丹皮、芍药、黄连、黄芩、黄柏、栀子、玄参、竹叶心、金银花等。 阴虚火旺证 斑疹暗红,关节痛,足跟痛,伴有不规则发热或持续性低热,手足心热,心烦失眼,疲乏无力,自汗盗汗,面浮红,月经量少或闭经,舌红,苔薄,脉细数。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方药选用六味地黄丸合大补阴丸、清骨散加减。熟地、炒山药、山茱萸、丹皮、茯苓、泽泻、黄柏、知母、龟版、银柴胡、鳖甲、炙甘草、秦艽、青蒿、地骨皮、胡黄连等。 脾肾阳虚证 眼睑、下肢浮肿,胸胁胀满,尿少或尿闭,面色无华,腰膝酸软,面热肢冷,口干不渴,舌淡胖,苔少,脉沉细。治疗以温肾助阳、健脾利水为主,方药以附桂八味丸合真武汤加减。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茯苓、泽泻、附子、肉桂、芍药、白术、生姜等。 脾虚肝旺证 皮肤紫斑,胸胁胀满,腹胀纳呆,头昏头痛,耳鸣失眠,月经不调或闭经,舌紫暗或有瘀斑,脉细弦。治疗以健脾益气、疏肝解郁为主,方药选用四君子汤合丹栀逍遥散加减。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丹皮、栀子、当归、芍药、柴胡、薄荷、生姜等。 气滞血瘀证 多见于盘状局限型红斑狼疮,红斑暗滞,角质栓形成及皮肤萎缩,伴倦怠乏力,舌黯红,苔白或光面舌,脉沉细涩。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为主,方药以逍遥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白芍、赤芍、当归、白术、茯苓、薄荷、生地、桃仁、红花、枳壳、桔梗、川芎、牛膝、炙甘草、生姜等。 为了能够让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的魔爪,上面已经为大家介绍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药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有红斑狼疮疾病的人。另外,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还有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疾病出现,危害我们的健康身体。在疾病治愈后,也要做好护理工作,以免疾病复发,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更加严重的损伤。让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似的文章

更多>>

红斑疾病

病理检查可见上皮不全角化或正角化与不全角化混合存在,角化层极薄甚至缺乏,乳头层上有2~3层棘细胞,以至乳头非常接近上皮表面,而毛细血管的明显扩张,使病损表现为鲜红色,镜下除见有上皮萎缩外,尚有表现为上皮...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