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痔疮

痔疮患者如何正确处理

时间 : 2016-02-19 13:02:17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痔疮患者如何正确处理?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它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种慢性疾病。那么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病情分析: 1。青春期或遗传因素等,致体内雄

痔疮患者如何正确处理?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它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粘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一种慢性疾病。那么如何治疗这种疾病呢?我们来了解一下。

病情分析:

1。青春期或遗传因素等,致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刺激过度增生及增多,分泌出的痔疮量很大。2。痔疮被皮肤表面的寄生细菌分解,产生一种有臭物质(主要是不饱和脂肪酸)。

指导意见:

痔疮是否会传染痔疮是从腋部发出的一种难闻的气味,是皮肤表面细菌分解大汗腺分泌液中的有机物而产生不饱和脂肪酸引起的。痔疮患者的大汗腺腺体组织数量和体积均比正常人多,而且腺腔大,分泌细胞体大,分泌旺盛。

痔疮传统疗法

一、手术疗法

久治不愈或已形成较大的混合痔或花环痔者,应手术治疗。目的是摘除痔核或用缝扎等机械方法使之栓塞或萎陷。电凝或激光照射也很有效。外痔急性血栓形成,则需立即切开,取出血块,一般外痔多无需特殊治疗。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治疗痔疮的新技术——痔上黏膜环切术,又称PPH手术。其理论根据主要是基于对痔疮发病机制的新认识。PPH手术是用一种称为“PPH吻合器”的特殊器械,将痔上方的直肠黏膜脱垂带做环形切除。手术时先扩开肛门,于齿状线(直肠与肛管的交界线)上方约4厘米处将直肠黏膜环形缝合一圈,然后将PPH吻合器插入肛门,结扎缝线后击发吻合器,即可将脱垂的黏膜带切除下来。这种手术整个过程只需半小时左右。由于齿状线以上的直肠黏膜受内脏神经支配,手术后患者几乎没有疼痛的感觉;又由于手术既切除了直肠黏膜脱垂带,又阻断了直肠末端动静脉的终末吻合支,消除了痔疮发生的根源,所以效果比较理想。对一些用传统疗法十分棘手的痔,如混合痔、环状痔、严重痔脱垂、脱肛等,PPH手术也具有很好的疗效。此外,PPH手术有一个缺点,就是费用比较昂贵。这主要是因为PPH吻合器在国内还不能生产,目前完全依赖进口。

二、痔疮患者如何正确处理?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疗法

内服药、外用药及贴药保守治疗能改善症状,不但见效慢,并且很难消除病灶,不彻底。长期用药花费高,对身体有副作用。

三、其他特殊疗法:

1、超低温、超高温疗法、液氮冷冻、激光、微波、电子(包括低频、射频、电容场、电离子透入以及电动振荡)等各种治疗仪器,其治疗原理是利用超低温或超高温产生冷或热效应,振荡电离子透入生物物理效应、电场电容效应等,从而起到使病灶组织蛋白凝固、血管栓塞封闭、电灼电凝止血、切割、组织变性、坏死脱落或硬化萎缩等治疗目的,仍属于硬化和枯痔疗法类型重复再现,同手术疗法结果是相似的。

2、结扎、套扎疗法

会使肛门部血液循环受阻,易产生淤血水肿、疼痛、排便困难等。

3、注射疗法

目前国内外好多采用注射疗法,既将药物注入痔核内治疗痔疮的方法。临床通常使用的注射剂主要有硬化萎缩剂和枯痔坏死脱落剂两种。硬化剂适用于各期内痔,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但药物引起的无菌性炎性反应消失后,纤维化收缩和挤压作用逐渐缓和,痔核易复发。如注射部位过浅,则易引起粘膜溃烂粘膜脓肿,过深易引起荃层组织发生硬化,药量过大,可引起坏死大出血,药液渗入齿线外可引起肛门剧烈疼痛、水肿或血栓形成;坏死剂用量过大常可引起术后坏死性大出血或感染坏死面形成溃疡,特别是广泛的组织坏死或感染,不但治疗时间长,而且瘢痕收缩可造成肛门狭窄后遗症。

上述就是中医为您介绍的痔疮患者如何正确处理,我们通过上述对治疗痔疮选对哪些方法好了解到,治疗痔疮的方法有很多种,关键要看你怎么选而已。当你选到了适合自己的方式。

痔疮的症状

内痔常见什么特点

(责任编辑:jbwq)

关键词: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痔疮患者如何正确...”相似的文章

更多>>

痔疮疾病

1.直肠指诊 内痔无血栓形成或纤维化时,不易扪出,较大内痔可在齿状线上方摸到纵形皱折和隆起的痔结节,血栓外痔在痔体中心可触及卵圆的血栓,质硬,可活动,有压痛,此外通过直肠指诊可了解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特别...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