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关节炎

历代医家对风湿性关节炎的认识

时间 : 2016-02-17 17:41:17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风湿,风湿性关节炎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经常需要在进行锻炼和保障休息之间找到平衡点,因为并不是大量的体育锻炼对疾病才有好处,运动的同时也要保持体力,使关节得到良好的休息,这些对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都是非常必要的。运动的量是非常难控制的,需要患者不断实践才能找到最佳平衡点。

历代中医典籍中虽没有风湿性关节炎这个病名,但风湿性关节炎可以归属中医学“痹证”的范畴,“痹”在古代可以用作病理名词或病证名称,在中医文献中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而且“痹证”范围较广。对于本病历代医家均有不同的认识,并根据病症特点,提出“骨痹”、“历节”、“历节风”、“白虎病”、“白虎历节”、“厄痹”、“痛风”等不同疾病名称。关于其历史,据文献记载,考古学家发现在上古冰河时代的人脊椎骨内就有关节炎存在。公元前六世纪我国即有关节四肢病的记载,据《春秋左传•昭公元年传》云:“风云末疾”,就是指因受“风”而得的四肢关节疼痛的疾病。痹证的具体论述最早见于《内经》,该书从理论上系统地阐述了痹病,对痹病的概念、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鉴别及预后均有详尽记载。《素问痹论》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同时还在《灵枢.寿夭刚柔》中记载“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可见外因是风寒湿邪,但之所以致病还取决于患者的滕理等情况。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针刺和药熨疗法及“寒痹宜温”的治疗原则。

综上所述,古代诸多医家对痹证认识深刻,论述丰富,以著名的《黄帝内经》为纲要,在此基础上不断补充,经过临床实践的反复研究,对痹证的理法方药等内容的认识更加完整。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历代医家对风湿性...”相似的文章

更多>>

关节炎疾病

无特异的实验室指标。血沉大多正常、C反应蛋白不高、RF(类风湿因子)和自身抗体阴性。关节液黄色或草黄色、黏度正常、凝固试验正常、白细胞数低于2×106/L、葡萄糖含量很少低于血糖水平之半。 典型X线表现...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