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时间 : 2016-02-17 17:30:15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危害青壮年造血系统疾病,在我国平均发病率为9.3/13万,在最近几年发病率逐步上升,而重型再障因其发病速度快,经常伴严重感染及内脏出血,西医学一般采用免疫抑制剂、造血刺激因子、免疫球蛋白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经济花费昂贵,给治疗带来很大困难,且免疫抑制存在非常大的副作用。重型再障所表现的严重贫血,西医适时应用造血刺激因子的帮助,对重症再障患者仍然不能恢复其衰竭的骨髓造血功能时,创造条件实行骨髓移植,但由于骨髓来源的限制,价格方面非常贵,在临床很少应用,故目前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预后较差。

再障的病因病理与发病机制是怎样的呢?

再障的发病不外乎与感染、射线、免疫等内外因素有关,其发病机制目前公认的是造血干细胞缺乏或缺陷、造血微环境障碍和免疫异常,而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再障最常见的病理机制。

一、免疫异常通常被称为虫子:40%~70%的再障患者免疫异常,抑制造血。T细胞异常,活性增高;造血负调控因子增加;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对CFU-C、CFU-E有抑制作用

二、造血干细胞缺乏或缺陷,普通形象的称为种子:干细胞减少或/和质的异常,不能分化、增殖,再障患者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对红细胞生成素不反应,或合成血红素能力低于正常。血中的粒单系祖细胞集落(CFU-C)低于正常,CFU-C越少,再障病情越重。

三、造血微环境障碍通常被称为土壤:骨髓的微环境包括微循环和基质,骨髓造血和骨髓微环境有很大关系。再障骨髓切片可见毛细血管较少,血流量降低,间质有水肿,造血微环境有病变。骨髓细胞生长需要骨髓基质细胞和细胞外基质构成的网络,为造血干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再生障碍性贫血虽然是恶性的疾病,但是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现在康复的几率是很大的,所以请患有再障的患者和病人家属不必太为此忧虑。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相似的文章

更多>>

贫血疾病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