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16421种疾病

扫一扫官方微信
关注更多健康资讯

问专家

提建议

回顶部

您所在的位置: 久久医生网> 疾病百科> 疾病症状> 贫血

小儿再障发病机制

时间 : 2016-02-04 09:44:16 来源:凤凰中医

[摘要]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

目前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趋势已经逐年升高,其中小儿患病率也有所增加,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因此,我们对此不可忽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小儿之所以患有该病,是由于该病特殊的发病机制所决定的。

1.造血微环境缺陷,这是最为常见的特点之一,体造血微环境衰弱为主要发病机理,多因先天性遗传性所致,这包括骨髓的微循环和基质。正常骨髓微环境是维持正常造血的必要条件。实验证明当骨髓微循环遭到破坏,即使输入干细胞亦不能生长,只有在微循环重建后才能见到干细胞的再生。

2.免疫紊乱,主要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紊乱两种病症,其中任何一个病因都会导致造血细胞增殖调节异常。实验资料提示为数不少的再障病人常有抑制性T(CD3、CD8)淋巴细胞增多,辅助性T(CD3、CD4)淋巴细胞减少,CD4/CD8比值倒置(正常范围因年龄、性别而有所区别)。Ⅱ-2活力亢进,NK细胞和干扰素等具有抑制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作用的细胞及因子活性增加,很容易就会使得小儿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

综上所述,小儿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制较为特殊,由于患儿自身免疫力异于常人,所以作为医护人员以及家长,要多加留心注意,细心呵护,并耐心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是治疗更加有效,以便早日康复。

(责任编辑:jbwq)

分享到:

更多文章>> 与“小儿再障发病机制”相似的文章

更多>>

贫血疾病

除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外,最基本的血液学检查应包括: (一)网积红细胞计数,校正网织红细胞计数=患者的红细胞压积/0.45/L×网织红细胞(%)。 (二)MCV及MCHC 的测定。 (三)外周血涂... 详细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2000-2024 www.9939.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皖ICP备18005611号-6

特别声明: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